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七月二十八日是世界肝炎日,花蓮慈濟醫院為加強「消除肝炎不能等」觀念宣導,舉辦衛教講座及病友會,因為病毒性肝炎若未及時治療,常會導致嚴重的肝病和肝細胞癌,肝膽腸胃科主任陳健麟提醒民眾一起為護肝保健康而努力。
慈濟醫院表示,以扭轉肝病三部曲說明「為何無症狀的B、C型肝炎病毒與脂肪肝仍需追蹤與治療」,翁醫師指出,在臺灣,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肝硬化是由B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每年有高達七千名患者死於肝癌,其中超過百分之六十的肝細胞癌與B型肝炎病毒感染有關。
慈濟醫院強調,去年九月底開始,國民健康署提供四十五至七十九歲(原住民從四十歲起)尚未接受過B、C 肝炎篩檢的民眾,終身享有一次公費篩檢資格。若感染C肝病毒,健保有全額給付C肝口服新藥,治癒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治癒後需每六個月追蹤。
洪睿勝醫師說明,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肝病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一旦有症狀時,大都已至肝病的晚期,臺灣的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中,有超過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況或即使知道但因輕忽而疏於追蹤治療。
洪睿勝指出,民眾透過抽血檢查便能知道是否帶有B型或C型肝炎病毒。B型肝炎雖尚無法根治但有藥可以控制。他也提醒,尚無抗體者,可接種B肝疫苗。
營養師林佩萱指出,護肝基本功可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呼籲民眾應避免酗酒、亂服藥或保健品;同時不要共用刮鬍刀、牙刷、指甲剪等;若接受穿耳洞、刺青前,應確認工具消毒;並維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良好作息的健康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