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雙春遊憩區門面彈塗魚 現原貌

北門雙春濱海遊憩區大型拱門整修重繪,增添背鰭將「樹蛙」正名為彈塗魚,凸顯沿海特色。(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北門雙春濱海遊憩區整修南側棧道、遊憩設施等,入口處的大型拱門重修彩繪,並為彈塗魚增添背鰭,從「樹蛙」正名為彈塗魚,凸顯沿海特色。

雙春遊憩區有台南最大紅樹林保護生態區,還有台版亞馬遜紅樹林水道、忘憂森林,是許多遊客必訪景點。市府觀光旅遊局多年來斥資約五千萬元整建紅樹林木棧道,今年再投入二千三百七十一萬元整修南側棧道、園區設施修繕,預計九月完工。

雙春遊憩區原是台南縣北門公所的公共造產,入口處有隻大彈塗魚裝置藝術,呼應雙春的紅樹林生態,巨大眼睛加上可愛造型,吸引遊客目光,不過當時僅做一隻背鰭,身體也塗滿綠色,常被遊客誤認是樹蛙,多次修繕也未變更。

負責修繕雙春園區的吳聖訓,從小就愛看彈塗魚,一看到「樹蛙」總覺得很奇怪,決定趁著修繕時幫彈塗魚加上背鰭,因為要做就要做正確,螢光斑點還原彈塗魚原貌,並為入口收費亭牆面彩繪,紅樹林水道景觀圖,更為吸睛。

彈塗魚在沿海地區常見,因眼大突出、魚體延長,身體有斑點,外型顯得特別可愛,在台灣濕地常見有大彈塗魚、彈塗魚及青彈塗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