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機械系聯合通識中心與研產處職創組,執行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一一四年大專院校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機械人生的情緒課」,透過聯合海報競賽暨成果展,邀請師生參觀並進行人氣票選,期許讓學生們認識更多專業領域的職涯發展。
此計畫共有六個班學生參與,課程帶領學生認識情緒、培養同理心,並引導學生思考未來職涯發展與AI的整合。其中大一「中文閱讀與表達」課程之競賽主題為「我們來自2035」,大三「工程倫理與社會」課程之競賽主題則是「同理心搭起職場工安的橋」。
計畫由南台機械系長期投入教育創新的教授許藝菊與通識中心講師林麗美跨領域合作,以未來角色扮演、同理心與職場倫理為切入點,期許學生成為具倫理素養的專業職人。
南台研發長郭聰源教授感謝計畫主持人許藝菊推動此次成果展暨競賽活動,回顧過去執行IEET初期推動職場倫理課程,至今已深化到跨領域合作,機械系與通識教育分別從專業與人文角度切入主題,使得課程更完整。因該門課新工程與其他跨域合作計畫才得以發酵。
近期AI崛起,淨零碳排、核能再起等議題更突顯工程倫理與社會的重要性,AI科技的倫理挑戰、AI生成著作權等,都將重新定義工程倫理;ESG理念、低碳與數位雙軸轉型,更是未來工程教育核心。許藝菊表示,學生能透過競賽展覽同理工安事件,體會職安重要性,且認知AI對未來職涯發展扮演關鍵角色,相信課程對學生職涯規劃將有重大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