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華郵 陳以信:美軍售延宕給陸優勢 應助兩岸避戰

 

前立委陳以信投書華盛頓郵報表示,美軍售延宕給中國大陸優勢,應促兩岸對話並助台灣避戰。 (陳以信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灣向美訂購六十六架F十六V戰機,至今僅一架出廠,曾任立院國防召委的前立委陳以信三十日投書「華盛頓郵報」表示,美對台軍售延宕已成台灣國防最大障礙,也讓中國大陸取得戰略優勢,他批評川普政府要求台灣國防支出拉高到GDP十%是不切實際,呼籲美國鼓勵兩岸正常互動對話,協助台灣避戰、全力維護和平。

陳以信的投書與其他三位美國讀者共同刊登,總標題為「我們該如何思考台灣的獨立」,其文章刊登在首篇占最大篇幅。

陳以信投書表示,「華盛頓郵報」在十九日所報導〈台灣擴大演習向北京展示備戰決心〉一文,論點過於樂觀,儘管台灣政府與社會在面對來自中國大陸的嚴峻威脅時,正努力強化自身防衛,但對戰爭的準備從來不可能完備。他認為,台灣在軍事準備方面,仍存在明顯缺口,去年台灣國防支出約占國內生產毛額二點五%,而總統賴清德預計今年把比例提高到超過三%,川普政府曾提出「將國防支出拉高至GDP的十%」一說,顯然不切實際。

陳以信說,台灣國防最大障礙並非預算不足,而是美國對台軍售的嚴重延宕,目前積壓的軍售總額已高達二一五億美元。台灣訂購六十六架F十六V戰機,至今僅有一架出廠;一0八輛M一A二T坦克,約七十輛未交付。這些武器系統無法迅速到貨,將使中國在戰略上取得優勢。

陳以信提醒美國不可放棄台海和平,美國不僅幫助台灣備戰,更應幫助台灣避戰,強化台灣軍事嚇阻力量之際,美方應鼓勵兩岸恢復正常互動,唯有降低北京動武動機,才能為台海和平爭取更多時間。他強調,台海戰爭可能發生,但並非必然會發,只要和平仍有可能,美國與台灣應盡一切努力維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