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Lenovo發表全新工作站解決方案與裝置陣容,包括Lenovo Access解決方案、新一代ThinkStation P2和P3桌上型工作站,助力工程師、設計師、建築師、資料科學家、研究人員及創作者,以更聰明、快速且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完成各類複雜任務。此外,Lenovo亦透過全新推出的Lenovo ThinkPad P14s AMD行動工作站,進一步擴展其AI行動運算佈局,滿足混合辦公與跨團隊協作的靈活且高效需求。
面對日益複雜的作業需求與運算挑戰,企業不只追求具強大效能的硬體設備,更需要貼近實務需求、解決產業痛點的全方位工作流程解決方案。Lenovo工作站解決方案由工程專家根據研究及客戶回饋所打造,透過可快速部署、具擴充性與安全性的參考架構,加速關鍵領域的工作流程,包括提供遠端團隊成員隨時隨地使用高階工作站效能的存取權;針對資料科學家與工程師簡化 AI 開發流程,協助將資料輕鬆轉化為智慧情報;以及為知識工作者導入空間運算技術,助力其在虛擬環境中創造價值。該解決方案以搭載最新Intel和AMD處理器、NVIDIA RTX PRO GPU及ISV認證軟體的Lenovo ThinkStation和ThinkPad P系列工作站為核心,從硬體到旗艦級軟體、基礎配件與進階服務,全方位優化每個環節,實現無縫整合,全面提升專業工作場景的應用體驗。
隨著混合與分散式團隊成為常態,企業需要能兼顧靈活度、效能與安全性的解決方案。 作為首款Lenovo工作站解決方案,Lenovo Access專為仰賴集中式運算的混合與遠距工作者所設計,結合完整的軟硬體與服務,提供超越公有雲或虛擬桌面基礎結構(VDI)的穩定性與流暢體驗,無論使用者身在何處,皆能享有如同本機工作站的強大功能與效能,並透過一對一專屬工作站存取權,完整發揮處理器渦輪加速能力,同時支援即時互動畫面與控制共享功能,提升設計審核與教育訓練效率。
首款Lenovo Access Blueprint由七部機架式Lenovo ThinkStation P3 Ultra Small Form Factor(SFF)提供技術支援,配合上搭載Mechdyne TGX遠端圖形協定,打造高效、可擴充、靈活的參考架構。每部P3 Ultra SFF工作站最高支援NVIDIA RTX 4000 SFF Ada Generation GPU,搭載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最高渦輪時脈達5.7GHz)、128GB雙通道記憶體和16TB儲存空間,締造頂尖效能、絕佳彈性與化繁為簡的管理效能。 此外,Lenovo Access亦支援多項先進的遠端管理工具,包括Lenovo ThinkStation BMC、Intel vPro AMT和AMD Dash。由Intel vPro平台驅動的增強型安全功能,則透過Lenovo不斷擴充的ThinkShield商用資安解決方案組合,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遠端安全防護。
新一代Lenovo ThinkStation桌上型工作站 全面升級AI效能與彈性應用
全新ThinkStation P2和P3桌上型工作站專為關鍵型任務而打造,通過ISV認證,最高支援內建神經處理器(NPU)的Intel Core Ultra 9處理器(系列2),可選配升級版 DDR5 記憶體、PCIe Gen 5 高速傳輸與可擴充儲存空間,提供使用者強大功能與高性價比效益。P2和P3預計於今年稍晚支援NVIDIA RTX PRO Blackwell WorkStation Edition GPU,結合突破性AI、光線追蹤和神經渲染技術,為設計、工程等創新工作流程注入強勁動能。

隨著AI加速重塑各大產業,Lenovo推出全新ThinkPad P14s AMD行動工作站,專為追求高效運算與行動靈活性的專業人士量身打造。Lenovo ThinkPad P14s AMD重量自1.36公斤起、厚度僅16.33毫米,是Lenovo產品線中最輕薄的行動工作站,其搭載AMD Ryzen AI PRO 300系列處理器,最高可選配5.1GHz、12核心的Ryzen AI 9 HX PRO 370處理器,具備高達50 TOPS的內建NPU運算效能,並支援最高96GB的記憶體,為大型資料集與複雜模擬工作提供強大支援,確保高效穩定執行各類嚴苛應用。
作為Copilot+ PC,ThinkPad P14s整合高達82 TOPS的異質AI處理能力,能簡化文件管理、加快電子郵件回覆速度、改善視訊會議體驗並促進內容創作。內建AMD RDNA 3.5架構整合式顯示卡與統一記憶體架構,可供記憶體空間在CPU和GPU之間靈活配置,大幅提升圖形密集工作流程的效能與反應速度。此外,該圖形驅動程式亦獲得ISV認證,確保應用相容性與穩定性。ThinkPad P14s兼具長效續航力與行動便攜性,助力工程師和建築師的CAD與BIM等工作流程,同時也造福相關領域的教育者與學生,是兼顧效能與成本效益的最佳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