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黃飛鳳卅一日表示,當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過往的工程標準也許早已不敷使用,面對這樣的挑戰,所有的水利工程幾乎都必須持續用更高的標準去檢視未來更嚴重的挑戰,建立面對災害的必要防線。
黃飛鳳與陳其邁市長、立委林岱樺、許智傑、水利局官員等實地會勘了解仁武十九灣滯洪池與後勁溪拓寬工程現場工程的推進進度。
黃飛鳳指出,仁武十九灣滯洪池,總滯洪量十九點五萬噸,預計明年四月完工,感謝軍方提供土地、水利署補助經費,滯洪池占地四點六八公頃,滯洪量十九點五萬噸,完工後可有效削減曹公新圳洪峰流量,讓仁武區八德東路至仁勇橋段的曹公新圳水位降低約卅三至七十一公分,目前工程已正式動工,預計於明年四月完工,希望時間可以再快一點。
黃飛鳳提到,後勁溪中山高速公路上游瓶頸段拓寬工程,後勁溪是曹公新圳的主要下游幹線,過去就是因為護岸寬度不足、導致仁武、楠梓地區積水不退,完工後將有效提升整體排洪能力,降低積淹水風險。
黃飛鳳表示,她會持續監督,希望不只水要退得快,更要在第一時間極大化降地災害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