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針對新竹市農田近日傳出出現近兩千坪的汞稻事件,發生十餘天來,市府未保障農民、未守護食安一事,環保局三十一日澄清,執行水圳底泥監測,並發現九甲埔幹線十支線底泥汞超標,同步農作物檢測,受汙染農作已剷除銷毀,無流入供應鏈,請民眾無須擔心。

環保局表示,汞汙染非自然成因,來源可能為周邊及其上游受汙染排水經灌溉渠道流經所致,經檢測灌溉水質均符合標準,惟底泥汞超過土壤管制標準侷限於九甲埔幹線十支線,另對於三筆地號後續將進行公告列管並強制停止耕種,以及進行汙染整治作業。
環保局強調,已啟動沿線位置汙染溯源作業,搭配運用指紋圖譜、元素定性半定量分析或重金屬汞型態分析等方式,建立汙染源、途徑及受體之關聯性,進行特徵比對評估,以釐清可能汙染行為人、汙染責任人或汙染土地關係人。

環保局補充,灌溉渠道的底泥品質反應水體環境及農地周邊汙染情形,若發現底泥品質濃度偏高,水體主管機關應加強灌溉水質監測,市府則啟動農地汙染調查作業及加強管理強度,降低汙染物進入灌溉用水影響水質、底泥及農地土壤風險。
產發處表示,該農地檢測為竹市東區公所一一四年一期作農作物重金屬等汙染監測所規劃,並依農作物重金屬等汙染監測管制作業程序SOP辦理。水稻業經公所採樣送市府再轉送農業部農藥試驗所檢驗重金屬含量,經農糧署通知,水稻汞汙染超標。當下市府即刻啟動聯繫機制,包含代耕業者、地主、機具廠商進行剷除事宜,在剷除銷毀前亦請農民不得收割並不得外流,由區公所加強巡田,完善管制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