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症候群 改善生活型態增加長壽蛋白

 

郭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李耀泰表示,生活型態的改善有助增加長壽蛋白(Klotho),降低疾病風險。(郭綜合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功能退化可能導致生活品質下降,「年長症候群」可能因多重因素交互影響,導致糖尿病、心臟病、癌症、失智、肌少症等慢性病,50歲以上民眾約有3成以上會有兩種以上慢性病。南市郭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李耀泰表示,生活型態的改善有助增加長壽蛋白(Klotho),降低疾病風險。

生活型態醫學目的在於減少罹病的時間、延緩失能,長壽蛋白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能抗氧化、減少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等風險,然而長壽蛋白會隨年齡而遞減,透過均衡的營養攝取、適當運動、減少壓力、良好睡眠、多參與社交活動、戒除不良習慣等,有助增加長壽蛋白。

長壽蛋白由腎臟製造,營養補充上涵蓋地中海食物如蔬果、堅果、橄欖油、魚肉和部份白肉、海鮮。

黑巧克力、薑黃等同樣對健康有益;燕麥、地瓜、五穀雜糧亦含有長壽蛋白。避免糖類、醃製品、加工肉品、油炸燒烤、反式脂肪等。

長壽蛋白屬於一種運動激素,透由運動能夠增加,且長壽蛋白還有降低脂肪、改善肌肉強度、增加粒腺體等功能,建議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此外,減少壓力是增加長壽蛋白的良方,放鬆是健康生活的關鍵。睡眠分泌的褪黑激素具有可抗氧化和抗發炎,減少癌症、退化性神經疾病、心臟病等的發生率、也能促進長壽蛋白,良好睡眠也有助改善健康。

長壽蛋白也來自良好的人際關係,社交活動有助活化腦神經、減少慢性疾病,避免抽菸、嚼檳榔、過度飲酒和吸食毒品等不良習慣,減少毒性物質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