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推米食 竹筍鹹飯嘗鮮

新化區農會將台南十六號越光米與在地的麻竹筍結合,舉辦一場《心裡有光 日食三餐》的竹筍鹹飯品嘗會。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新化報導

新化區農會將台南十六號越光米與在地的麻竹筍結合,三十一日舉辦一場《心裡有光 日食三餐》的竹筍鹹飯品嘗會,米香融合著筍香。農會總幹事林侑融表示,新化有獨特的米食文化,魅力不可擋,千萬別錯過麻竹筍季。

米是主食,新化區農會以目前生產的麻竹筍與台南改良場一起推動國產米,研製出香氣十足的竹筍鹹飯,藉此鼓勵民眾多食用米飯。

台南改良場指出,日本越光米相當受歡迎,改良場也著手研究屬於台灣的越光米,一開始種的量不多,就強化其量產基因,不斷研究下,終於有了與日本越光米神似九成五的台南十六號越光米,現在終於能讓大家一起品嘗好吃的在地米。

林侑融說,為推廣新化的米食魅力,結合台南改良場、台南高爾夫球場、大坑168休閒農業區、大坑休閒農場,共同舉辦這場「心裡有光 日食三餐」米食料理活動,希望家人們都能回家好好吃飯,共享家裏溫韾的那盞燈。

有了台南十六號越光米,新化區農會也趁此選用新化特產大坑麻竹筍,推出道地竹筍鹹飯,果然魅力無法擋,一人大啖三大碗還不過癮。

新化區農會人員指出,新化大坑地區地勢優越,麻竹筍多以覆土方式種植,利用天然落葉提供有機肥,加上山區露水滋養,讓筍質鮮嫩、甜脆如水梨,且當地農民近年實施有機管理,減少化學肥料與農藥,提升作物品質。每年此時節是麻竹筍盛產期,家家戶戶皆擅長烹煮筍仔飯,風味各異,展現在地飲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