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近年來不動產詐騙案件頻傳,根據南投縣政府地政處統計,今年上半年縣內通報不動產疑似詐騙投資案件,金額逾新臺幣一億一千萬元。經檢視發現,多數受害者係透過 Facebook 或 Line 社群認識不明人士,遭對方以「穩賺不賠」、「短期高報酬」等話術誘騙投入資金。縣府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並可申辦「地籍異動即時通」,透過即時通知機制,可有效降低受騙風險。
詐騙事件層出不窮且招術五花八門,南投地區近年出現不動產遭詐情形。縣政府地政處表示,經統計,上半年縣內通報不動產疑似詐騙投資案件,金額已超過一億一千萬元。為避免民眾蒙受財務損失,地政與警察機關持續加強橫向聯繫與通報機制,上半年成功攔阻逾一千二百萬元潛在詐騙金額,雖無法阻止所有案件發生,但已展現第一線機關防詐的作為。
縣府指出,為保障民眾產權,內政部推出「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民眾申辦買賣、拍賣、贈與、配偶贈與、信託、抵押權設定、書狀補給、查封、假扣押、判決移轉、調解移轉及和解移轉登記案件,系統於辦理「收件」、「異動完成」時,透過簡訊或Email自動通知義務人,可有效預警可疑異動。民眾可攜帶身分證明文件免費至縣內各地政事務所申辦,或使用自然人憑證透過內政部數位櫃檯線上申請,亦可於辦理地政案件時一併提出申請。
縣政府也提醒民眾,詐騙手法不斷翻新,民眾勿輕信社群軟體中來路不明的投資邀約,特別是聲稱「高獲利、零風險」的誇大訊息。並建議民眾主動關心自身不動產狀況,同時多留意親友是否落入詐騙陷阱,一起提高警覺,共同守護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