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哲:觀察發展 密切掌握情勢

記者林雪娟∕綜合報導

台美關稅結果出爐,目前為暫時性關稅二十趴。市府提出三大對策,包括分散市場、技術領先、布局美國。市長黃偉哲表示,表面對出口不利,然台灣並未特別吃虧,此次關稅水準與台商目前主要生產基地相當,短期內對產業實質衝擊有限,然仍須持續觀察後續發展,市府將密切掌握情勢,協助產業提升競爭力、拓展多元市場,讓台灣農產在國際上更具立足之地。

黃偉哲指出,二十趴關稅,表面高於日、韓等享有零關稅待遇國家,然與中國大陸、印度、越南等主要競爭對手相較仍屬合理,目前也未見農業領域出現明顯損害。以日韓分別對美承諾投資數千億元,並開放稻米等農產品市場,換取優惠待遇,歐盟也祭出投資和購買能源,台灣尚無類似安排,暫時性措施短期對台整體衝擊有限。

面對貿易變局,黃偉哲表示,市府已與產官學研合作,就科技產業與農業,提出三支箭做法。首先分散市場,經發、農業局完成受衝擊產業盤點,如金屬扣件、台灣鯛等,近期透過加強海外參展與品牌行銷,拓展東南亞、中東及歐洲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分散出口風險。

其次,做出區隔,市府將協助產業聚焦不可取代性產品,包括半導體先進製程、高風味蔬果等,提供土地、人才與行政協助,媒合中央資源,提升技術領先與品牌價值,避開價格競爭、創造市場利基。

對部分出口導向產業,如蘭花、AI伺服器,支持赴美投資擴產,提升市占,並鼓勵技術與人才培訓根留台灣,形成「內外雙引擎」,強化台南產業國際競爭力。

市府強調,全力支持中央提出特別預算,共同穩定產業出口與國際布局,也呼籲朝野放下對立,以「民生第一、產業優先」為原則。

立委陳亭妃指出,稅率為暫時性,尚有空間努力爭取,在最終稅率確定前,呼籲行政部門,因就目前稅率積極研議相關政策,輔導業者因應關稅衝擊。立委林俊憲說,台灣是美國前六大貿易逆差國,一開始稅率較高,降十二趴已是相當不錯的階段性成果,請再給談判團隊一點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