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記者張翔

(記者張翔攝)
走進青海湖的東南岸,碧藍湖水與高原草原交織出壯闊的畫卷,而位於此地的卡茹蘭牧場,則為這幅風景添上一抹溫柔而活潑的筆觸。這片被譽為「青海湖畔最具生活氣息的牧場」的地方,近年來成為旅人們熱愛打卡的熱門景點,不只因為絕美湖光山色,更因為白氂牛、小羊仔與牧民生活所構築出的純樸體驗。
卡茹蘭牧場坐落於海拔3200米的青海湖畔,草原翠綠四季風光分明,每年夏季,當青海湖邊的油菜花盛開,牧場綿延如畫,牛羊悠然吃草,藍天白雲與牧歌聲交織成高原上最動人的詩。牧場也供應多種藏族傳統美食,像是糌粑、風乾肉、青稞餅與藏香豬燉湯等,讓遊客在自然景色中一邊賞景、一邊品味道地藏地風味,感受舌尖上的高原文化。
牧場最大的亮點便是提供藏族服飾供遊客體驗,遊客可以換上色彩繽紛、圖紋精緻的藏裝,在藍天、白雲與牧場背景中與白氂牛拍照留影,彷彿成為高原風情畫中的一員,並留下一張張獨具高原風情的照片,特別是在清晨或黃昏時分,陽光灑落在湖水與牛背上,畫面彷彿定格在童話裡。

除了白氂牛,卡茹蘭牧場上的小羊仔們也是人氣主角,牧場提供遊客抱羊仔體驗,感受與動物溫柔互動的樂趣,不少親子家庭特別為此而來,讓孩子們在高原上與自然建立起最真實的連結。
卡茹蘭牧場不只是一處觀光景點,更是一個展現藏族與蒙古族牧民生活的真實場域,帳篷、經幡與牧人騎馬的身影構成這片土地的日常風景。牧民會向遊客展示傳統的氂牛奶製品製作、酥油茶沖泡,甚至邀請旅人品嚐手工奶酪與當地特色點心。
近年來,隨著社群媒體的發酵,卡茹蘭牧場成為網紅與攝影師眼中的寶地,許多穿著藏族服飾的旅人與白氂牛合影,搭配遠方青海湖與雪山,構築出一幕幕如夢似幻的畫面,成為不少人「來青海一定要去一次」的旅遊清單。
西寧夜市 青藏高原的文化縮影

夜幕低垂,當西寧的天色由蔚藍轉為墨黑,這座高原城市的另一種生命力便悄然甦醒,白日裡的莊嚴與寧靜,到了夜晚幻化成市井的喧囂與熱絡的人間煙火。若說西寧的白天屬於自然與歷史,那夜晚,則無疑屬於夜市、美食、煙火氣與生活的節奏。
西寧市,古稱鄯州、西平郡、青唐城,作為西北地區的重要交通與文化樞紐,西寧不僅是民族融合的城市,更是夜市文化蓬勃發展的重鎮,藏、回、漢等多民族在此交融共處,孕育出豐富多元的飲食文化,也促成了西寧夜市獨特的形態,夜市不只是販賣食物與商品的場所,更是一座城市文化、情感與生活節奏的縮影。走入西寧的夜市,如同走進這座城市最真實、最熱鬧的靈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城中區的莫家街,它白天是一條古樸老街,夜晚則變身為人潮湧動的美食天堂,各種地道的青海小吃如羊肚手抓、酸奶、酿皮、烤串、牛肉乾、麵片等沿街鋪展。此處最大的特色,是清真與藏系飲食文化的交融。你可以在一家回族老攤前嚐到現切現煮的羊雜湯,也能在隔壁品嚐藏式酥油茶與糌粑餅。
沿著莫家街向西南行不遠,即可來到水井巷夜市,這是西寧最具歷史感的夜市之一。巷道兩旁燈火輝煌,各式花燈與彩旗將老街妝點得古色古香。這裡除了各種青海本地傳統小吃,如炒面片、青稞涼粉、油香、甜醅等,還能買到許多手工藝品與少數民族飾品。

此外,在地人經常推薦的大新街夜市也是不可錯過的隱藏版美食地圖,這裡雖不如莫家街般廣為人知,卻因其地道的風味與實惠的價格而廣受本地人喜愛。夜市內多為家傳小攤,主打現炒羊雜、涼拌酥肉、香酥鍋盔、青海辣子雞、狗澆尿等道地小吃,是了解西寧人夜生活的最佳地點。
藏族風情濃厚的西關大街夜市也頗具特色,這裡是不少藏民在市區活動的重要場所,夜市上常見穿著藏袍的牧民與轉經筒的長者在攤位間穿梭,販售商品也以藏香、藏藥、唐卡畫、酥油燈、毛氈等為主,彷彿將青藏高原的文化縮影濃縮進一條街中,而藏式烤餅、風乾氂牛肉、手抓羊肉與甜茶館,更讓遊客在逛夜市的同時,宛若走入一場藏地人文之旅。
從莫家街的傳統風味,到西關大街的民族風情,西寧夜市展現的是這座城市的多元、包容與生機,夜色中的西寧,不只是高原上的燈火,更是一座城與人最真實、最鮮活的對話場所。當你來到青海,別錯過白天壯闊的山水,也請將時間留給西寧的夜市,去感受那份不矯飾的煙火氣,那一碗湯、一道菜、一句問候間所承載的,正是這片土地最溫暖、最鮮活的靈魂。
青海卓爾山 連結自然與信仰的藏地神山

卓爾山位於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境內,藏語稱為「宗穆瑪釉瑪」,意為「美麗的紅潤皇后」,不僅因其獨特的丹霞地貌與壯麗草原風光聞名,更因流傳千年的愛情傳說與深厚的宗教信仰氛圍,成為祁連山脈中最具文化底蘊的旅遊勝地。
卓爾山平均海拔2930米,地貌類型屬丹霞地貌,每年6至8月為最佳旅遊季節,山腳下遍布油菜花田,金黃花海與遠方雪山交織成一幅天然畫卷,吸引大量攝影與旅遊愛好者駐足拍照。草原上隨處可見牧民放牧的場景,以及提供騎馬、射箭等體驗活動,傳統技藝與現代觀光在這裡融合共生。

(記者張翔攝)
傳說中,卓爾山原是來自龍界的公主「宗穆瑪釉瑪」,因愛上山神「阿咪東索」即牛心山而違背天規,選擇留在人間,最終化為一座山,與牛心山隔著八寶河相望,世世相守,守護著祁連的山河與百姓。這段淒美動人的傳說為卓爾山增添了神祕與浪漫色彩。
景區內名勝眾多,其中「西夏烽燧」又稱西夏烽火臺,位於制高點,是古代軍事通訊設施,相傳由西夏末代皇帝李睨所建,現今的烽火臺在遺址上重建,高9.36米,設有多個瞭望口,登頂可盡覽整個卓爾山風光,衛兵塑像更成為小朋友的拍照熱點。
另一重要地標「民族團結祥和塔」則是當地藏傳佛教信眾自發修建的宗教與文化象徵,塔身刻有綠毛獅子與吉祥八寶圖騰,塔內供奉長壽三尊、釋迦牟尼、綠度母、黃財神等唐卡畫像,是當地民眾祈福的重要場所,也是一處絕佳的觀景平臺,可俯瞰整個祁連縣城。
卓爾山不僅以其壯美自然景觀令人驚豔,更因其蘊含的歷史、人文與信仰意涵而顯得格外動人。無論是遠眺牛心山時的遐思,或是置身花海草原中的靜謐,每位來到這裡的旅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與回憶。卓爾山,是一處讓人願意放慢腳步,用心感受的雲端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