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爆性肝炎 恐併肝性腦病變

醫師陳琮華提醒,肝臟功能衰竭也可能引發嚴重的腦部併發症。(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近日有名人因猛爆性肝炎引發昏迷,社會大眾對肝病的關注再度升高。醫師提醒,民眾對肝病的認知多集中於肝功能指數與肝癌風險,卻常忽略肝臟功能衰竭也可能引發嚴重的腦部併發症—肝性腦病變。

博田國際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琮華指出,肝臟負責代謝體內的毒素(如氨、重金屬等)並將其排出體外。當猛爆性肝炎、B型肝炎、酒精性肝病或肝硬化等導致肝功能急遽惡化時,毒素會累積於血液中,進而影響大腦運作。尤其當氨進入腦部後,會改變腦細胞的滲透壓,引發腦水腫、顱內壓升高,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意識混亂、精神異常、昏迷,甚至腦疝。

他提醒,若出現以下3大警訊,應盡速就醫評估是否為肝性腦病變:1.精神混亂或語言異常:突然出現反應遲鈍、語無倫次、言語錯亂等情況;2.記憶力或邏輯思考能力下降:短期記憶明顯變差、無法專注思考,常被誤認為是失智症;3.意識模糊甚至昏迷:若症狀迅速惡化,可能陷入昏迷,並併發腦水腫或腦疝。

臨床上,有些患者初期僅表現為記憶力下降、語言不清、情緒異常,家屬容易誤以為是失智、精神疾病或中風;陳琮華強調「若患者有肝病病史,神經內科醫師會特別評估是否與肝性腦病變相關。」

陳琮華也提醒,若肝病未妥善控制,且合併過度飲酒、熬夜或營養不良,將大幅增加腦部受損風險。一旦進入昏迷或出現腦病變,可能留下不可逆的後遺症,例如認知功能衰退、肢體協調喪失,甚至導致終身臥床。

他並呼籲,有肝病史民眾應定期追蹤肝功能,積極控制原發病因。以B型肝炎為例,可透過抗病毒藥物治療,並避免酒精攝取與過度勞累;A型肝炎則應加強飲食與環境衛生的管理,以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