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觀察黑面琵鷺的南市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黃永豐指出,原本在一、二月就會換上金黃色繁殖羽的黑琵,今年卻反常遲未換上,初估約有三成,究竟是何種原因?部分鳥友懷疑可能是營養不足所致,是否與光電板設置影響覓食?恐需進一步調查。
追蹤黑琵長達二十多年的黃永豐說,這是首度發現黑琵到了三月尚未換上金黃色的繁殖羽,一般而言,不論是雄、雌黑琵三歲以後就會在脖子、頭髮換上金黃色的羽毛,這就是「轉大人」象徵,眼睛也會出現黃色眼斑,年紀越大眼斑會越明顯。
不過今年很反常,到目前為止大約有三成超過三歲的黑琵沒換上繁殖羽,究竟是什麼原因?黃永豐說,並不清楚,可能與氣候、環境變化有影響,由於黑琵平時都以魚、蝦類為主食,研判可能缺少甲殼素導致營養不良,尤其頂山地區三處的綠能光電設置地點中有二處原是黑琵覓食的地區,是否影響食源就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