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國際屈公病病例遽增,中國廣東爆發屈公病疫情逾七千例,我國今年截至八月五日,已有十六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為近六年同期最高。衛生局說,全力做好防疫,把疫情阻隔於境外。
衛生局指出,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我國十六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十三例、菲律賓兩例及斯里蘭卡一例。「屈公病」與「登革熱」之傳播病媒蚊,同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而屈公病的潛伏期為二至十二天,發病前兩天至發病後五天為病毒血症期,感染症狀包括突然發燒、關節痛或關節炎(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手腕和腳踝)、頭痛、惡心、嘔吐、疲倦、肌肉疼痛,約半數患者會出現皮疹;症狀持續三至七天。與登革熱不同的是,部分感染屈公病的病人會持續數週的倦怠感,有些患者的關節會痛到無法行動,並持續數週至數月,甚至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