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治未病 養肺清熱蔬果淡補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時節到達立秋,中醫師指出,立秋後早晚氣溫變化增大,人體容易出現免疫力下降的情況,民眾應開始要養肺清熱,尤其老人、小孩等體質較弱者更應多加注意。

中醫認為,秋天是養肺的季節,入秋後日夜溫差加大,且不似夏日般濕熱,民眾要應開始注意要養肺清熱,中醫師曾雴瑜建議,適合多吃具有健脾祛濕、清熱解毒功能的食物,如玉米、胡蘿蔔、南瓜、薏仁、冬瓜等,此時節的蔬菜、水果淡補功效要更為突出。

中醫強調,進補養氣就是為了「治未病」,立秋飲食應以清熱祛濕為主,玉米具補中健脾,除濕利水之效;胡蘿蔔可補肝益肺、健脾利濕;南瓜有補脾養胃、利水解毒之功;薏仁可祛濕健脾,清熱排膿;冬瓜則是清熱解毒、利水消痰的利器。

另外,在肉類方面,建議民眾應以鯽魚等河鮮為主。

中醫師指出,夏季瓜果如西瓜的在立秋後依然盛產,雖然有止渴潤燥的功效,但性味都偏於寒涼,吃多了反而增加濕邪之氣,尤其脾胃虛寒者在立秋後不宜再大量食用。

中醫認為,立秋是轉變的節點,要從生活中微調,養好脾胃、潤養肺氣、穩定情緒以保養身體,曾雴瑜表示,立秋養生不在大補,而應以順應節氣,以潤燥、養肺、健脾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