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可能不是老化而是警訊 亞東醫院創新居家檢測x遠距追蹤

 

林倬漢醫師表示,長輩睡不好可能不是老化,而是睡眠呼吸中止症(OSA)警訊。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90歲的林奶奶最近白天精神萎靡、反應遲緩,夜晚頻繁起床、走動不安,甚至連孫子的名字也叫不出來;家人擔心她可能罹患失智症,經帶往亞東醫院睡眠中心團隊評估與安排「居家睡眠檢測」,意外發現林奶奶其實罹患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OSA)。

很多人常誤以為長者「睡不好」,是年紀大了的自然現象;亞東醫院睡眠中心醫師林倬漢指出,許多看似老化的徵兆,如白天嗜睡、記憶力下降、情緒起伏這些症狀背後,可能藏著「睡眠呼吸中止症」(OSA)。

OSA是一種高齡族群常見卻經常被忽視的疾病,會造成夜間缺氧、干擾睡眠品質,進一步影響認知與情緒。林倬漢表示,據研究60歲以上的長者中,約有一半受到各種睡眠障礙影響,由於高齡者常主觀上不覺得疲倦,加上長期適應了睡眠品質不佳的狀態,常使這類問題被低估或延誤診斷與治療。

林倬漢指出,OSA的危害遠比想像中嚴重,它會導致夜間反覆缺氧,進而加速神經退化,與高血壓、心房顫動、中風甚至失智症都有密切關聯。2024年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在最新的臨床實務指引中,已將睡眠呼吸中止症篩檢列為評估失智症的檢查項目之一,顯示此議題日益受到重視。

林倬漢表示,對於OSA患者其睡眠品質是關鍵,建議可優先採用非藥物介入策略,包括白天多曬太陽、夜晚營造安靜微光的睡眠環境,建立規律作息與日間活動(避免白天過度小睡),並鼓勵進行輕度運動與社交互動,以穩定生理節律與情緒。藥物治療則須謹慎使用,特別需考量跌倒風險與意識混亂等副作用。

對於高齡者而言,良好睡眠是維持認知、自主生活與情緒穩定的關鍵,可透過科技輔助與人性化照護,即使在家中也能獲得完整、有效的睡眠評估與治療,真正「睡得好,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