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邁入第12年「國泰學童圓夢計畫」暨「圓夢紀錄獎」於今(12)日在國泰金融會議廳舉辦頒獎典禮,今(2025)年共計23件圓夢計畫,420位學童勇敢逐夢,發放404萬元圓夢金,持續幫助學童突破資源與距離的限制,勇敢逐夢外,激發學童內在動力與熱情,同時辦理「國泰圓夢紀錄獎」加碼發放31萬元獎金,用影像傳承信念,見證這些學童奮力追夢的故事,引導更多正向的改變和可能,落實「BETTER TOGETHER共創更好」的品牌精神,攜手學童共創美好未來。

國泰公益集團(包含國泰慈善基金會、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國泰建設文教基金會)秉持國泰金控永續三主軸「氣候、健康、培力」,特別是「培力」這條路,未曾停下腳步,以「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和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深厚使命感,持續舉辦「國泰圓夢紀錄獎」,紀錄教育現場的真實光芒。今年頒獎典禮由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黃調貴、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董事長李明賢,以及國泰建設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張清櫆皆親臨現場,勉勵每位學童在這片土地上茁壯成長,進而成為推動社會前行的重要力量。
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黃調貴致詞時表示,感謝各位師長與同學的投入與努力,讓「圓夢計畫」得以順利推動與落實。同時,也要感謝參與計畫的評審們,協助基金會在眾多申請案件中,發掘每一個案件的亮點與感動。「我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尚未被發掘的寶石—當他們遇見用心陪伴、用熱情耕耘的老師,那些潛藏的光芒就會一點一滴被喚醒,孩子會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攜手國泰世華銀行基金會、國泰建設文教基金會共同打造「國泰學童圓夢計畫」的國泰慈善基金會提起當時成立初衷表示,「是我們察覺到,台灣社會正處在不斷創新、快速變化的時代,未來社會是多元、充滿挑戰的,惟偏鄉地區學童卻可能面臨資源不足、師資短缺,及教育機會不平等的挑戰,讓學童無法發揮潛力。為了使偏鄉且資源缺乏的學童能夠獲得足夠資源,國泰公益集團開啟這十二年來的學童圓夢歷程。」
今年頒獎典禮由來自高雄巴楠花部落中小學的學童,以山嵐間傳來的天籟之聲,為典禮揭開序幕,並透過獲獎紀錄影片與現場師生分享學子們勇敢追夢的過程,一同見證每一個感動時刻。此外,今年獲選的嘉義雙溪國小陶笛隊更以悠揚的樂音,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這不只是頒獎典禮,更是一段見證教育信念如何發光的旅程。
本屆紀錄獎共評選出11部獲獎作品,包括1部「年度推薦獎」、6部「優選獎」、4部「佳作」,評委團一致肯定這些作品所呈現的,是教育現場動人的溫度—孩子們閃閃發光的眼神,訴說他們如何走過挑戰、超越自己,是希望和堅持的見證:布農的孩子在嘉明湖敬山之旅中,與自己的文化深度對話(高雄巴楠花部落中小學)、濁水溪畔的孩子們重新認識這條孕育生命的河流,展開一場環境守護之旅(彰化水尾國小)、嘉義雙溪國小陶笛隊的孩子則用音符,讓世界聽見台灣的故事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