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北護分院復健科對腰背疼痛採「超音波導引注射+磁力刺激」治療,證實具有療效,可讓老病號不再回診。 (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反覆發作的惱人腰背痛有解決方案了!台大北護分院復健科結合超音波導引注射與周邊磁場刺激,同時達到止痛與增強肌力的效果,根治並解決問題,讓老病號不再回診,相關研究成果已獲國際期刊登載。
台大北護復健科醫師張凱閔指出,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家普遍會感到腰痠背痛,由於長輩們肌力喪失,且因疼痛而難以進行持續運動,以培養肌力來支持及保護脊椎,台大北護復健團隊於是研究以結合「超音波導引注射+磁力刺激」的治療,針對痛點注射止痛,再以磁場協助肌肉運動,提供肌力保護。
台大北護分院院長詹鼎正指出,這是利用磁場改變產生電力的原理,在特定部位施以磁場刺激,使肌肉收縮運動,以腹肌為例,施以5分鐘的磁力,好比做了50下的仰臥起坐,一個12次的療程,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張凱閔指出,神經與肌肉都會產生電流,且與肌肉的運動有關,「周邊磁場刺激」就是透過探頭在遠端產生磁力,引導體內產生電流,以非侵入方式讓肌肉運動。磁場刺激不需穿刺、不會有刺痛感,也不用貼電極。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使用,裝有心律調節器、有癲癇病史、懷孕、惡性腫瘤、體內金屬植入者等,就不建議進行,兒童、青少年、出血或傷口區域也要避免使用。
復健科醫師韓德生指出,對肌少症患者來說,磁刺激可以喚醒肌肉力量、減少疼痛,達成被動運動效果。團隊目前已收案50名病人,發現經過8週磁刺激,大腿肌肉力量和走路速度都有明顯改善。
台大北護分院表示,目前超音波導引注射與周邊磁場刺激治療屬於自費項目,每次費用約1500元,而一個療程需進行12次治療。
台大北護分院指出,磁場刺激讓深層肌肉群運動,及探討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可能病理機轉相關研究,已獲Journal of Pain Research、Medical Ultrasonography、Life (Basel)等國際期刊登載,台大北護分院復健科醫師韓德生、張凱閔、吳威廷也被列入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展現國際學術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