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半反台東風電 藍委促撤案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黃建賓、吳宗憲、鄭天財及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等人十二日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質疑風電業者不顧地方強烈反對,持續在台灣最美麗的東海岸推動風電開發,要求經濟部、環境部立刻撤回開發案。 黃建賓表示,由台亞風能公司主導,在台東推動的「東成」、「東風」兩項陸域風力發電計畫,規劃在成功鎮、長濱鄉、太麻里鄉、大武鄉及達仁鄉設五十八部大型風力發電機,引發地方強烈反彈,擔憂衝擊在地生態、居民生活及原住民傳統部落。 黃建賓指出,風機位置就在台灣最美麗的台九及台十一線海岸線上,如果插滿大型風機,未來台灣面向太平洋的第一排將不再是國際知名的絕美海景,而是一整排的大型人造風扇,所有台東人的共同記憶將被摧毀,沿線豐富生態系也會因風機受到嚴重威脅,風機的低頻噪音更可能影響居民健康與生活,甚至對原住民傳統領域造成衝擊。 黃建賓提出全國公信力民調公司所做民調,高達百分之五十點七的台東民眾不支持在台東沿海設風電,證明多數台東人反對風電破壞海岸線,立即停止才是民意所歸。經濟部及環境部應立刻要求業者停止毫無共識又破壞環境的風電開發,不該再推動任何開發進程,並撤回開發案。 高金素梅表示,風力發電的效益非常差,為何政府仍執意破壞台灣最美的東海岸,她強烈反對未有效益的風電設置,更呼籲各級政府及廠商進行任何開發,只要涉及原住民傳統領域、部落,請務必遵循原住民族基本法,並落實原住民族諮商同意權。 鄭天財指出,位於台東縣長濱鄉的七個阿美族部落頭目與部落主席,先前已經共同簽署發表聯合聲明,呼籲政府與業者立即停止並撤回開發案,停止一切未經部落同意的行動。

Read More

黃國昌拜會 蔣萬安表態挺核三延役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左)十二日就核三延役公投議題拜會台北市長蔣萬安(右),兩人互相握手問候。(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核三延役公投二十三日進行投、開票,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十二日拜訪台北市長蔣萬安尋求支持。蔣萬安表示,他藉此機會清楚表達支持核三延役的立場,並希望透過公投這個民主方式,讓執政黨改變能源政策,加快腳步跟上時代潮流。 黃國昌率民眾黨正副祕書長周榆修、許甫及台北市議會民眾黨團,就核三延役公投議題拜會蔣萬安。黃國昌說,人民已不能再等待執政黨的擺爛及不作為,更無法容忍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在當今AI時代拖垮台灣競爭力,民眾黨因此與國民黨夥伴合作,希望用人民的聲音敲醒執政黨。 蔣萬安表示,能源政策攸關台北市甚至台灣的長久發展,他的立場就是支持這項公投案,因為台北是台灣創新、研發及營運總部的中心,政府要提出不受制於意識形態的能源政策,台北才能持續往前邁進,可惜的是,執政黨總是膝反射式地反核。 蔣萬安進一步表示,從歷史上來看,核電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這是當時國民黨政府的努力,他會繼續堅持做正確的事,且現在是電力即算力、算力即國力的時代,為了迎接外界挑戰及發展人工智慧,台灣需要穩定的供電、充分的電力。 黃國昌表示,執政黨現在的策略,是透過冷處理以將投票率壓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下,因此民眾黨已動員全體黨公職深入鄰里,讓更多台灣人關心此項議題,共同用選票幫助台灣完成能源再轉型,也感謝蔣萬安登高一呼,希望大家二十三日都出來投票,一起迎向未來。 黃國昌隨後致贈印有「勇敢」字樣的上衣、毛巾,以及印有「為台灣爭口氣」字樣的毛巾;蔣萬安則回贈以退役枕木雕刻成的台北捷運車廂模型,雙方合照後進行閉門會談。

Read More

京華城案 柯文哲批檢媒聯手當打手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地方法院十二日審理京華城容積率案及政治獻金案,提訊在押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並傳喚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等關鍵人物。柯文哲當庭指控檢察官林俊言將《鏡週刊》社長裴偉寫入偵訊筆錄,直言「司法與媒體聯手當政治打手」,引發法庭激辯。邱佩琳證詞揭露,裴偉曾於偵查期間向她核對捐款細節,內容竟比檢方提問更完整,質疑偵查機密外洩。 邱佩琳以證人身分說明經手政治獻金過程。她表示,曾協助轉交基隆市長謝國樑母親等三筆各二百萬元捐款給予柯文哲,款項均以現金袋交付,未經手清點。她更透露,去年十月首次應訊後,《鏡週刊》社長裴偉隨即約見,並出示詳盡的募款對象與金額清單要求核對,內容「比檢察官問的更完整」,令她詫異。儘管邱佩琳第二次偵訊時主動告知檢方此事,檢察官卻未追查洩密疑雲。 柯文哲聽證後嚴詞批判,檢方筆錄大剌剌記載《鏡週刊》介入偵查,印證「司法勾結媒體淪為政治打手」。他分析林俊言檢察官動機有二:一是「得意忘形」企圖升官,二是「狂妄至極」認定民進黨長期執政無懼監督。柯更援引「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痛斥檢方雙標——對國民黨黃呂錦茹或網路「小草」迅速收押,面對《鏡週刊》洩密卻置之不理。他也揚言將持續以「鏡新聞」揶揄檢方,「直到其恢復羞恥心」。 《鏡週刊》隨即發布聲明反擊,強調裴偉與邱佩琳本為舊識,約訪是為查證「柯文哲金主曝光」報導內容,且多項獨家均在檢調掌握前刊出,證明未依賴洩密。聲明痛批柯文哲藉「檢調洩密說」影響司法,並誓言持續追蹤弊案,「讓貪贓枉法之人無所遁形」。

Read More

普發現金 卓:努力在10月底前發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卓榮泰十二日在立院答詢有關普發現金一萬元時表示,總統賴清德已公告「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該法既已生效,基本上不會變更,將予以執行,即使需舉債,也必須依憲法程序辦理。但他坦言,九月不可能,努力在十月底前完成發放。 卓榮泰率相關部會首長就「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提出專案報告並備質詢。會中,國民黨立委楊瓊瓔關切普發現金一萬元的進度。 卓榮泰表示,立法院在制定法案過程中若大幅增加歲出預算,未徵詢行政院意見,將違反憲法與預算法規定,但既然條例已公告,行政院會以最快速度尋求化解立法、行政兩院間的憲政爭議。但既已公布生效,即使舉債亦會執行,前提是必須符合法定程序。 針對時程,卓榮泰解釋,過去行政院主張發放時,可提前啟動相關作業,如今是立法院臨時增加規定,許多工作無法事先準備;依財政部與主計處過去經驗,十月底前如期發放難度極高。 林岱樺質詢表示,此一時彼一時,災區現在災後重建,普發現金一萬元是救命錢、及時雨,總統賴清德既然已經核示,行政院應從優從速,哪來的十月底前還沒有辦法發。 卓榮泰表示,行政院會用最快速度,提出一個韌性特別條例修正案,內容就會把金額補上,立法院審議通過後,馬上編特別預算。 林岱樺追問,最快什麼時候,十月底前是否有辦法收到。卓榮泰說,希望在這個會期當中,就能把它解決,九月以前是不可能,不過會努力。

Read More

會見美國智庫訪團 朱立倫重申2D戰略核心理念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十二日會見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訪團,雙方就死刑存廢、能源政策與兩岸關係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朱立倫強調,國民黨一貫主張「2D戰略」,即國防(Defense)與對話(Dialogue)並行,在強化國防實力的同時,透過對話降低風險,確保台灣的民主自由與區域和平。 朱立倫指出,國民黨與民進黨在政策路線上有三大不同:第一,在死刑政策方面,國民黨尊重並順應多數民意,支持維持死刑制度;民進黨則持續推動廢除死刑,與社會多數意見背離。第二,在能源政策方面,國民黨主張在綠能尚未完善前,不應躁進廢核,以確保能源供應穩定與國家安全;民進黨卻堅持推動非核家園,使台灣面臨能源不足風險,亦落後國際趨勢。第三,在兩岸政策方面,國民黨主張在堅實國防基礎上持續展開商業、文化、學術等交流,並保持對話以降低風險;民進黨則拒絕與對岸溝通,選擇對抗姿態。 他並重申「2D戰略」核心理念,在國防方面,國民黨支持延長服役時間、增加訓練強度、深化台美安全合作,並全面提升國軍官兵待遇與福利;在兩岸對話上,則認為唯有透過持續交流,才能有效降低衝突風險、維持台海穩定,確保台灣的民主、自由與繁榮發展。

Read More

南市府:資料差異 非挪用清淤經費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針對民眾黨要求增訂「黃偉哲條款」。市政府強調,未曾將治水經費挪作他用,相關指控純屬抹黑與誤導。 市政府表示,立委黃國昌日前抹黑台南「將清淤經費挪作他用」,市政府已開二次記者會澄清,但黃國昌依然無視事實,「批評台南之前,可以先瞭解台南嗎?」呼籲勿為個人政治利益 抹黑台南。 市府指出,同一份監察院報告書,黃國昌刻意忽略新北市政府被糾正的資料,直問黃國昌,「如此『雙標』,是否是因個人政治利益?是否為了討好新北市長侯友宜?」 市府參議白瑞龍以監察院資料說明指出,監察院調查已明確指出無挪用情事,市府運用中央補助款辦理一百零二件雨水下水道疏濬清淤工程,僅與提報國土署核列之工程名單不一致,屬資料對應差異,並非經費挪用。 此外,針對治水成效,水利局長邱忠川也提出嚴正澄清並強調 清淤補助經費全數用於雨水下水道清淤工程,並無挪作他用情事,已於調查期間主動書面回覆監察院,說明清淤實務執行與行政提報作業的情況,監察院報告中也載明市府確有投入遠高於補助額度的自籌預算辦理清淤。

Read More

白版災後特別條例 增訂黃偉哲條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丹娜絲風災造成南台灣重大民生、經濟損失,行政院提出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十二日指出,政院版草案獨漏台東,黨團版草案除納入台東外,更增訂「黃偉哲條款」,杜絕專款被不法挪用。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十二日舉行記者會。立委張啓楷指出,行政院上週提出「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規定受創地區範圍由行政院公告,但除台南市、高雄市、嘉義縣市、屏東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卻獨漏台東。 張啓楷說,民眾黨團版的特別條例草案,將台東縣納入公告受創地區,並秉持「公平、透明、效率」原則,強化災民救助、落實專款專用、強化監督等相關條文,讓立法院能夠有效審議審查,並要求行政院須在一年內完成災區重建工程。 黃國昌指出,前總統蔡英文任內的前瞻基礎建設治水工程,台南、高雄所獲經費最多,卻也是執行率低落、治水工程未完成公里數的前兩名縣市,台南市政府更膽大包天,非法挪用應專款專用的下水道清淤工程預算。 他表示,民眾黨團版草案新增「黃偉哲條款」,杜絕專款再被不法挪用,將政院版條文中,地方執行機關辦理本條例及災害防救法規定事項所需經費,「中央政府得覈實給予補助」,修正為「中央政府應覈實給予補助」。草案也新增,中央政府補助地方執行機關經費,地方政府應依補助目的及項目支用,不得移作他用。

Read More

卓揆報告 委員席唱空城 韓國瑜不滿

  行政院長卓榮泰12日到立院備詢,但議場委員席上空蕩蕩,立法院長韓國瑜(右)表示,這對行政院非常不尊重,隨後宣布休息10分鐘,請各黨團派員到場。(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立法院會十二日邀請行政院長卓榮泰率同相關部會首長,提出「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專案報告並備質詢。不過,下午會議中卻出現委員席空無一人的情況,立法院長韓國瑜當場表達不滿,指此舉對行政院非常不禮貌,並宣布休息十分鐘,要求各黨團督促委員進入議場。 會議於下午二時三十分繼續進行,民進黨籍立委林俊憲質詢完畢後,原訂由國民黨籍立委王育敏接續質詢。但韓國瑜在她上台前指出,行政院是受立法院之託前來報告,結果在場沒有任何一位委員,「現在的狀態,對行政院是非常、非常不禮貌」。 就在院會休息期間,陸續有朝野立委回到議場中,韓國瑜重新上台主持會議後表示,謝謝民眾黨立委張啓楷、劉書彬、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國民黨立委鄭天財,一起參與專案報告。

Read More

喊住持「老公」?林岱樺:羞辱女性人格毀滅戰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日前才表態高雄市長「參選到底」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十二日遭媒體爆料與住持釋煌智有曖昧訊息,林岱樺回應表示,這是特定暗黑勢力結合檢調與媒體,以不明的資料,對女性政治工作者進行羞辱式的人格毀滅戰,既惡質且兇狠,應予嚴厲譴責。 林岱樺七日才表示民進黨廉政會未將其停權,她一定參選高雄市長到底,未料十二日有媒體再爆出林岱樺助理費案的更多細節,包括林岱樺指示會計「調節」詐領公費助理薪資、甚至其與住持釋煌智的手機訊息對話內容,驚見林岱樺稱「老公」、「愛您的小女子」等。 林岱樺出面受訪時也表達,特定媒體透過不明資料,對女性工作者、善良的修行人進行羞辱式人格毀滅,企圖獲取政治利益,她給予嚴厲譴責,「高雄的未來由高雄市民決定,還是由暗黑力量操盤?這是大家必須深思的問題」。 林岱樺稱,這一年來她民調上升,暗黑勢力結合檢調出手,這是社會共同質疑焦點,這一年來對她的攻擊只有多沒有少,特別這半年來對她打擊只有增沒有減,自己民調只有高沒有低,市民自有公道,公道自在人心。 對此,將角逐高雄市長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林岱樺的案件還在偵辦當中,週刊卻接二連三爆出看起來應該是檢方手中才有的案情資訊,也很難讓人不認為這中間是否有政治力介入,而且連私人對話都被流出,這實在非常不可取。

Read More

藍批鄭麗君說明關稅談判盡是空話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十二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質疑,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整場記者會僅重複「會跟美國繼續爭取不要疊加對等關稅」,全無具體資料,批評賴政府黑箱治國。(國民黨團提供)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說明美國關稅談判過程和結果,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十二日日上午開記者會批評鄭麗君的記者會僅重複「會跟美國繼續爭取不要疊加對等關稅」,對雙方談判內容、對美承諾、投資金額、開放與退讓市場及關稅調整等,全無具體資料,批評賴政府黑箱治國。 書記長王鴻薇表示,美國八月七日公布對台課徵百分之二十對等關稅後,國人驚覺相關產品與農業產品關稅仍可能疊加,引發不滿。行政院至十一日才召開說明會,卻未提出有效解決方案,也無法回答過去四個多月是否積極爭取減免,質疑是在民調雪崩後才倉促應對。 王鴻薇指出,與日韓、歐盟及多個東南亞國家相比,台灣至今未對外公開投資承諾與市場開放內容,國人對談判情況一無所知。她並引用勞動部統計,今年四月中至八月一日,無薪假家數由一百一十家增至一百九十家,人數從一千六百八十二人增至三千四百四十一人,呼籲行政院盡速將特別條例預算送交立法院審議。 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批評,民進黨政府面對「大關稅、大失敗」僅剩空洞官僚語言,將「暫時性關稅」作為認知作戰,掩飾其即刻生效並持續衝擊產業的事實,並藉此迴避向立法院報告。他質疑,暫時性關稅究竟維持多久、以何條件換取取消,若繼續黑箱,民調恐持續下探。 副書記長林沛祥指出,國際談判常以凝聚國內共識作為籌碼,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領導人均選擇誠實告知國人,作為對外談判後盾;但民進黨政府卻以六個小黑箱組成大黑箱,包括疊加關稅未揭露、半導體課稅情況不明、對美降稅換零關稅項目不明、對美直接投資來源與方式不明、軍購項目與適配性不明,以及台美關係定位與總統過境受阻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