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案 柯文哲批檢媒聯手當打手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地方法院十二日審理京華城容積率案及政治獻金案,提訊在押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並傳喚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等關鍵人物。柯文哲當庭指控檢察官林俊言將《鏡週刊》社長裴偉寫入偵訊筆錄,直言「司法與媒體聯手當政治打手」,引發法庭激辯。邱佩琳證詞揭露,裴偉曾於偵查期間向她核對捐款細節,內容竟比檢方提問更完整,質疑偵查機密外洩。

邱佩琳以證人身分說明經手政治獻金過程。她表示,曾協助轉交基隆市長謝國樑母親等三筆各二百萬元捐款給予柯文哲,款項均以現金袋交付,未經手清點。她更透露,去年十月首次應訊後,《鏡週刊》社長裴偉隨即約見,並出示詳盡的募款對象與金額清單要求核對,內容「比檢察官問的更完整」,令她詫異。儘管邱佩琳第二次偵訊時主動告知檢方此事,檢察官卻未追查洩密疑雲。

柯文哲聽證後嚴詞批判,檢方筆錄大剌剌記載《鏡週刊》介入偵查,印證「司法勾結媒體淪為政治打手」。他分析林俊言檢察官動機有二:一是「得意忘形」企圖升官,二是「狂妄至極」認定民進黨長期執政無懼監督。柯更援引「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痛斥檢方雙標——對國民黨黃呂錦茹或網路「小草」迅速收押,面對《鏡週刊》洩密卻置之不理。他也揚言將持續以「鏡新聞」揶揄檢方,「直到其恢復羞恥心」。

《鏡週刊》隨即發布聲明反擊,強調裴偉與邱佩琳本為舊識,約訪是為查證「柯文哲金主曝光」報導內容,且多項獨家均在檢調掌握前刊出,證明未依賴洩密。聲明痛批柯文哲藉「檢調洩密說」影響司法,並誓言持續追蹤弊案,「讓貪贓枉法之人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