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與抽藤坑休閒農業觀光文化發展協會攜手合作,將社區居民既有生活場域「蛙境公園」,改造成為無圍牆的「永續生態戶外教室」;全區採全齡友善設計,適合親子家庭散步踏青、認識生態,永續理念更獲二0二五建築園冶獎肯定。
抽藤坑休閒農業觀光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邱志威提到,蛙境公園不只是一座生態資源豐富的公園,也是鄰近學生放學後的遊戲場、居民蹓狗放風的散步道及長輩話家常的集會所,已成為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多功能利用場域。這次再度透過農村再生的加值,使公園升級成為安全、友善且具通用性的生活空間,也為人、產業與生態建立更緊密的連結。融入生態及產業地景。
打造優質環境教育場域農村水保署台中分署分署長陳榮俊說明,蛙境公園鄰近淺山次生林,為打造人與自然共好的環境教育場域,既有生態池採自然塊石及緩坡化等友善設計重新修砌,並運用透水混凝土、碎石鋪面及循環塑木等永續資材,建構出通行安全且全齡友善的步道動線。
漫步其中,除可欣賞優美的水杉倒影、聆聽悅耳的蛙鳴鳥語,園內還設置有大型解說書本等導覽設施,帶領到訪者認識在地棲息的面天樹蛙、黃嘴角鴞、黃裳鳳蝶等「新十二生肖」物種及茶樹品種特色,可深度探索農村多元的生態魅力與產業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