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提升至2萬

記者林中行、陳柏翰∕綜合報導

台灣滿7000名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除了捐贈者,醫療團隊功不可沒;健保署通過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給付從2000元左右提升至2萬元,鼓勵從事移植工作醫療人員。

花蓮慈濟醫院32年前成立骨髓幹細胞中心,12日舉行「從0~7000的髓緣之愛」記者會,宣布台灣非親屬造血幹細胞捐贈達7000人。院長林欣榮說,該中心連續3次獲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進階認證,在亞洲、全球配對率具有關鍵地位與貢獻。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健保每年約1300人接受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費用超過百萬元;如果沒有善心人士捐贈骨髓,即使有再多的醫療預算也無法進行移植。在健保開辦之前,慈濟就已著手推動社會改革。

石崇良表示,過去健保對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比照捐血或輸血技術計價,每次僅給付約1000~2000元。近期健保共擬會已通過調整方案,預計將周邊血幹細胞移植的給付費用提高至與骨髓移植相當,整體療程給付可望提升至1萬~2萬元。新政策預計16日完成預告,最快9月1日生效,透過大幅調整給付金額,鼓勵從事移植工作的醫療人員,獲得合理報酬與支持。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說,未來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新制給付增加8~10倍,讓醫療團隊有感。血癌與其他血液疾病患者往往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尤其非親屬成功配對機率極低,依人種在1/10萬~1/1000萬。

葉士芃認為,7000例代表7000個家庭重拾希望、迎向新生的真實見證。捐贈者多數不認識受贈者,卻願意為陌生人承擔捐贈時的不便,期盼年輕人加入建檔行列,讓更多等待的生命有機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