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十五日出席「二0二五世界原住民媒體聯盟WIBN年會及原住民族電視台TITV二十週年慶記者會」。蘇俊賓表示,桃園擁有全台最多的都會區原住民人口,高達八萬八千人,市府除了將持續傳承原民文化,也期待與原住民族文化基金會及媒體合作,讓非原民的市民得以熟悉原民文化,迎接原住民文化的第二個成長曲線,致力讓桃園成為「台灣原民文化首都」。

蘇俊賓提到,原住民族電視台、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及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預計於一一六年正式進駐桃園,並與市府推動的「KIRI國際原住民族文創園區」整合發展,共同完成「台灣原住民文化首都」的拼圖。
蘇俊賓指出,原民文化的傳承不僅屬於族人,更應讓超過二百萬名非原住民的桃園市民一起參與、認識。以教育為例,桃園市的都會原住民小學在推動食農教育時,選擇種植小米,讓原民學生傳承飲食傳統,也讓非原住民學生從中學習不同文化,培養交流、尊重與包容,激發更多共同創意。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秘書王美蘋表示,台灣自二00八年加入世界原住民族媒體聯盟以來,始終為重要成員,今(一一四)年再度主辦年會,展現多元文化與媒體實力。在二0一七年《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通過後,十六族語言正式成為國家語言,顯示政府對文化保存的重視,推動原民媒體永續發展。原住民族委員會將持續推動國內外合作,強化原住民族的媒體權與國際能見度,持續守護原民文化、傳遞族人故事。
原住民族行政局表示,世界原住民族媒體聯盟自二00八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動原住民族語言與文化的保存與發展,並促進全球原住民族媒體之間的交流合作。本次大會邀集來自挪威、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的原住民族媒體代表,與台灣產官學界共同探討「青年與創新」、「語言與文化的未來」、「AI時代的新聞挑戰」、「原住民族媒體運營」等核心議題,展現台灣作為國際原民文化推手的堅實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