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舉辦外來種魚類移除活動 民眾釣竿守護生態

羅東林業園區貯木池外來長達五十六公分外來種泰國鱧。(羅東林業園區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為守護羅東林業文化園區貯木池原生魚類生存環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十六日舉辦外來種魚類移除活動,邀集五名民眾參與,以釣竿方式移除威脅生態的外來魚種,包括泰國鱧、吳郭魚及巴西珠母麗等,共移除二佰零一尾、重達二十九公斤。當日釣獲最大者為五十六公分、重達一點五公斤的泰國鱧,另有民眾以撈網捕獲大批泰國鱧幼魚魚球,為池內高體鰟鮍、鯽魚等原生魚保留更多生存空間。

宜蘭分署指出,外來魚種入侵已成國內各地水域共同問題,完全清除並不容易,必須持續投入人力與資源。該分署自二年前起首度舉辦貯木池外來魚類移除活動後,已連續三年辦理,今年再次透過全民參與方式進行,移除的魚類則交由委託單位集中銷毀,部分亦可作為研究素材,兼顧生態維護與學術價值。

主辦單位表示,藉由此活動讓大眾更理解外來種對環境的威脅,也提醒民眾切勿任意棄養或放生,以免破壞水域生態平衡。未來將持續評估辦理類似活動的可行性,期盼更多民眾加入守護行列,共同維護生物多樣性,攜手打造健康永續的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