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書者,舒也

■潘玉毅

夏日悶熱,不想出門,待在臥室裡閒翻朋友圈,看到飛白老師的狀態和童老師的留言,覺得特別有意思。飛白老師寫的是:「這種天氣,沒啥意思,只有看會兒書。」童老師表示贊同:「書者,舒也。」寥寥數字,簡明扼要地點破了讀書的樂趣。

其實,讀書是這個世界上頂沒有意義的一件事情。讀一本書或者不讀一本書,本質上並不會有什麼不同,它不會給我們增加實質性的收入,也不會讓我們陡增一個境界。但讀書又是世界上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因為它能讓人足不出戶知曉天下事,還能讓人付出一些些時間的同時心生愉悅。

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特定屬性。夏天的屬性是熱,是黏,總在不經意間就粘住人們的雙腳。坐在冷氣房裡,滑手機固然是一種消遣方式,而讀書是另一種更好的消遣。從書架上或者枕頭邊,隨便取過一本書,信手亂翻,剎那間,熱浪便被擋在書本之外了。在季節的屬性裡「逆行」的旅人也是一樣,等人或者趕路的時候,將背包裡的書拿出來閒翻幾頁,時間的車輪不知不覺間就加快了速度,光陰在書頁的翻轉中荏苒而逝。

讀書這件事情,晴天適合,雨天也適合,白天適合,夜晚也適合。晴天不消多說,若是逢著一個雨天,雷聲劈里啪啦,雨點稀里嘩啦。書是一個消音器,打開它,耳邊的一切,就全都消失了。書上有錦繡山河,有百轉千折,書上有你有我,有故事,有很多人的影子。

讀書這件事情,古人喜歡,今人同樣喜歡,尤其當你覓得一本好書的時候,喜出望外的心情當真不亞於發現一處寶藏。此時你的心裡會產生兩種極端的情緒:很想一口氣把它讀完,但又怕讀完了以後,再也找不到這麼有意思的書,於是讀幾頁,闔上,作一個短暫的停留,再打開,再闔上,交替往復,不知如何是好。

某種意義上來說,讀書就像交朋友。朋友相交,貴在知心。知心,知你之喜,亦知你之憂。我想這大抵就是童老師所說的「書者,舒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