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記者林雪娟
- 城門是一個都市發展象徵,古名竹塹的新竹,西元一七三三年時初以莿竹環植為城,後改為磚石城牆,當時的城樓,在日治時期因城市設計、道路規劃遭拆除,東城門「迎曦門」是碩果僅存唯一,已列為國定古蹟,經過改造,成為「新竹之心」,搭配詩牆、光雕、玻璃橋、河道藝廊和護城河親水公園,古蹟結合傳統與現代,成為新時代印記。

城樓部分原為木構造,經改建為混凝土造,屋簷採歇山重簷式,改造後,以古蹟廣場方式,和遊客知性相遇,迎曦門兩端水渠,其實是舊時「護城河」,市府打造為護城河親水公園,綠樹如蔭,沿著河道貫穿許多歷史建築,相當適合規劃城心漫步之旅。

- 新竹火車站:是台灣現存最老車站,結合巴洛克風格和哥德風,包括斜頂、拱形結構、圓窗和鐘塔等設計,典雅精緻的建築外型在新竹市鬧區格外顯眼,也被列為國定古蹟。在許多縣市火車站展現新貌之際,典雅的新竹火車站至今仍屹立在喧囂城市中。

- 新竹州圖書館:沿著河道散步,可瞥見這棟日治時期的歷史建築,修復後,不再作為圖書館使用,改由星巴克咖啡進駐,在典雅空間中,除以往書香餘韻,更增添咖啡香;建物是一樓洋式建築,外觀設計簡潔俐落,立面卻是二層,強化的立體柱,配合開窗的虛實變化,給人強烈的厚實感,柱頭裝飾象徵舊時期日本帝國的徽章。
- 新竹美術館、新竹市政府、新竹市警察局:小巧的竹美館在日治時期是市役所,設計融合西方建築風格和日本傳統元素,從政治中心成為藝文地標,成為民眾心靈滋養藝術的最佳去處;新竹市政府為二層樓紅磚造建物,形式為和洋混合風格,正面入口設計突出的玄關門廊,以雙柱式增加儀典性,搭配小塔樓,洋式拱廊及羅馬柱,相當氣派,為兼具穩重莊嚴的官廳建築;警察局建築廳舍正好位於轉角處,採近似對稱設計,展現一九三0年代設計美學潮流,而附近街道也有許多至今仍保留當時設計,如新竹一信總社等;夜間透過光雕,讓人感受新竹的流金歲月。

- 新竹最知名的小吃街區當然是城隍廟:集結新竹傳統小吃,形成老字號美食一條街,從知名的新竹米粉、貢丸、肉圓、蚵仔煎、飯麵羹等,到附近的城隍包、梅花雞蛋糕、冰品甜品、飲料及花生醬等伴手禮,根本就是美食一級戰區,只恨自己的胃太小,附近還有北門老街,洋日式建築交錯,也是小吃聚集處。走一趟新竹市,一起感受人文薈萃的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