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生活美學館「社區UP培力工作坊」第二場將於廿一日舉行,聚焦歷史記憶、文化轉譯與前社區實踐等主題,邀請學者與實踐者分享其在地經驗與策略工具,工作坊免費報名。當天也同步提供線上參與,歡迎各地社造夥伴與對社區營造有興趣的團隊踴躍參加。
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表示,館方持續推動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的多元行動,協助各地社造夥伴深化行動力與策展力,透過知識轉譯、實務交流與行政輔導等形式,讓地方文化在社區中持續生根與擴散。
竹美館表示,廿一日之工作坊上午場次將由竹松社區大學執行秘書沈華葦老師講授「百年香山的過去與未來」,以香山聚落為例,引導學員思考地方歷史與未來路徑;同場由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葉欣怡老師帶來「集體記憶與審議式民主」,協助夥伴理解如何透過文化介入與公民參與深化社造行動的公共性。
下午課程延續文化策展思維,邀請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張嘉容老師講授「探索介入社區的劇場與社群藝術」,分享如何透過藝術轉化促進社區參與與感知連結;並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員黃柏華老師介紹「國家文化記憶庫二點零線上策展平台」操作實務,強化團隊數位策展與文化記錄的能力。
葉于正說,「社區UP培力工作坊」持續協助各地團隊強化執行力與敘事力,推進在地文化資源的創新應用。透過不同面向的學習與跨界對話,夥伴能更深入建構自我行動的知識底蘊,實踐更具韌性與文化感的地方創生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