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署成大合作 瘋狗浪預警 年底全台建置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署二十日指出,已與成功大學合作運用AI技術分析波浪模式,推算二十四小時內發生瘋狗浪的機率,這套預警系統六月份已在東北角及北海岸風景區使用,年底可在全台十六個濱海縣市都完成異常波浪預警系統之建置。

氣象署副署長馮欽賜指出,台灣四面環海,精進海象監測與預報,是保障民眾沿岸活動安全的關鍵,氣象署積極導入AI人工智慧,運用第六代高速運算電腦,針對突發性的瘋狗浪提供早期預警,期望讓國人能在多元資訊服務下,更安心親近海洋。

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統計,近二十五年來,台灣有紀錄的瘋狗浪事件有四三0件,捲入海中約七五0,其中不幸死亡者約占三分之一,即每年約有三十人被瘋狗浪捲入海中,造成十人不幸喪命。

氣象署海象氣候組長潘琦表示,瘋狗浪形成原因與長浪有很大關係,全台海岸都有可能發生,其中東半部比西半部頻繁,統計最常發生在基隆碧砂、新北貢寮、宜蘭、花蓮及澎湖地區。

氣象署表示,為進一步強化瘋狗浪早期預警,氣象署與成功大學歷經多年合作,開發海岸異常波浪預報系統,利用岸邊光學攝影機蒐集影像,以AI辨識異常波浪事件,並推算未來二十四小時內的發生機率。

氣象署指出,這項創新已於六月份北海岸、東北角等風景區實施,新北市消防局與瑞芳區公所配合,在蝙蝠洞地區建置預警系統,當系統偵測到危險波浪時,可即時通知防災人員前往引導遊客撤離。

氣象署並表示,氣象署與成功大學合作開發之海岸異常波浪預報系統,預計年底前在全台十六個濱海縣市建置,打造民眾安心的親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