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民眾黨立院黨團二十日提案修正《刑事訴訟法》,主張刪除第一0一條中「勾串共犯或證人」之羈押事由,強調是為維護無罪推定與程序正義,避免濫權羈押。然而,檢察官改革團體「劍青檢改」二十一日公開聲明,嚴詞批評此舉為「大開法治倒車」,直指修法若過關將助長詐欺與黑道橫行,甚至形容為「徹底黑化台灣,禍延子孫」。
民眾黨團二十日透過媒體群組表示,此次修法並非針對特定人士,而是著眼於所有人民的司法保障。他們主張,羈押涉及人身自由,應有明確且充分的證據支持,德國、日本等法治國家早已將無罪推定列為根本原則,台灣司法亦應維護同樣的價值,以免被告遭到濫權侵害。
對此,「劍青檢改」二十一日則強烈反駁指出,全球多數先進國家,包括美國、德國,乃至於中國,均明文將「勾串共犯或干擾證人」列為羈押事由,在詐騙集團、販毒網絡與黑道勢力日益猖獗的當下,辦案往往仰賴共犯或證人的供述,若取消相關羈押規範,將等於放任犯罪集團更易串供脫罪,使治安全面崩壞。
劍青檢改更以數據說明,民國一一三年各地檢署受理偵查案件六十七萬件,聲請羈押一萬一千三百三十件,僅占百分之一點六九,其中裁准八千九百二十四件,又以詐欺案件占比過半。劍青檢改強調,羈押在司法實務上已有嚴格把關,並非外界想像的濫用手段。若將「勾串共犯」排除,每年至少有數千名詐欺嫌犯不必收押,將嚴重阻礙查緝。
外界也質疑,此次修法是否與前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被裁定收押有關。民眾黨則否認此說,重申是為避免司法過度侵害人權。劍青檢改則直言,該提案「理由離譜,根本是為一人修法,卻可能毀掉全台治安」。
劍青檢改最後呼籲,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大黨應以保護百姓為重,不應支持該修法。他們強調,在現行制度下,被告的人權保障已遠高於被害人,而任何削弱羈押條件的修法,只會加速治安惡化,助長詐騙與組織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