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後大罷免的破碎民心 需要的不只是療癒

賴清德總統(左一)和卓榮泰(右二)內閣的民調低迷至此,即使大罷免重創,綠營還沉浸在政治鬥爭的狂熱中。(取自總統府網站)

台灣社會經歷七二六和八二三兩場荒謬的大罷免,又一次嚴重民心撕裂。而在賴清德和民進黨執意推動大罷免的漫長過程,卻是全球因為川普啟動關稅戰激烈動盪時刻,台灣產業的嚴重衝擊,甚至護台神盾台積電都傳出遭美國鯨吞蠶食,賴清德心中卻只有政治,荒腔走板的經濟部長更腦袋沒有經濟,人民對政府的期望跌到谷底。

「後大罷免」賴政府能否記取教訓,從選民的訴求覺醒,回歸挽救台灣經濟安穩民生的重心?從賴清德選擇戰狼級的徐國勇擔任民進黨秘書長,備受爭議的行政院長卓榮泰也沒打算換掉,反而建構為拚選戰而建構的「鐵三角」,都可看出賴清德帶領的民進黨還是以政治鬥爭為第一要務,著實令人無言。

台灣當前疲憊破碎的不只是人心,從基礎施政到司法體系,病灶不可謂不嚴重。但是從賴清德上任總統迄今,行政團隊到司法體系,似乎都成為賴清德和民進黨的意志執行者,人民信任度幾乎崩盤。然而,這卻彷彿不是賴政府的施政重點,行政與司法淪為受控的「機器人」,賴總統和卓榮泰內閣的民調低迷至此,即使大罷免重創,綠營卻只有極少數警覺危機,整個團隊包括民代,都沉浸在政治鬥爭的狂熱中。

台灣當前堪稱內外交迫,但是從與美國談判過程到因應對策,賴政府沒告訴人民的真相何其多?民進黨當初視人民為頭家的初衷蕩然無存,台灣人民在賴政府眼裡只有兩類,一是效忠的鐵桿綠粉,一是反對民進黨的「雜質」;前者持續用匪夷所思的謬論誤導,後者無所不用其極地對付,甚至動輒扣上紅色大帽。台灣人民被撕裂成兩極,極化還越來越嚴重,而真正撕裂社會的還不是人民,卻是當家的主政者,豈不可悲?

賴清德上任這一年多,台灣真的好累好脆弱,民心疲憊還能出去旅行自我療癒,桃園機場的出境人流可證,賴政府甚至也擋不住年輕人想去大陸看看;即使未能出境放開眼界,人民也靠生活小確幸療傷。然而最嚴重的社會創傷,當家的不但不出手對症下藥,反而想方設法壓制異己。

大罷免已經是全球笑柄,賴清德最在意的日本主流媒體,甚至聯手發表社論質疑。但是,從新的黨政布局,卻看不出賴政府有任何調整的跡象,反而強化戰狼印象,人民夫復何言?

台灣經濟在川普磨刀霍霍的強取豪奪下,起家重心傳統產業正在崩解,引以為傲的高科技產業岌岌可危。面對川普的覬覦、需索,賴政府不但束手無策,甚至加碼送金輸銀,台灣數十年累積的經濟老本,難道要被賴政府神速敗光?如果台灣輸到只剩枯島,還談什麼抗中保台?賴政府倚賴美日的企圖越明顯,台灣就越危險,而這卻不是賴政府想畫的重點。經濟一竅不通,一股腦兒搞政爭,人民卻何其無辜?

檢視台灣社會現況、環顧全球經濟,「後大罷免」的台灣危機重重。賴政府應該停止無謂的政黨對抗,遵循民意趨勢,做好保家保本的政府職責。面對美國步步進逼,需要朝野攜手合作,賴清德不能為了政黨私利,讓立法院淪為惡性循環的戰場,果真如此台灣前景將更險峻。

更重要的是,這一年多來無謂的內耗,台灣人民真的受夠了,民生經濟才是當務之急。「後大罷免」的破碎民心,需要的不只是療癒,更期望看到一絲希望,賴政府能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