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危害勿輕忽~拒絕檳榔 遠離口腔癌

柳營奇美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李偉廷說, 口腔癌躍升為台灣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政府提供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服務,建議定期檢查。(院方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口腔癌躍升為台灣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柳營奇美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李偉廷說,為降低罹癌風險,政府提供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服務,建議符合資格者定期檢查,並可參考適合個人使用的「戒檳行動計畫表」,透過設定階段性目標、實際行動與心理支持來戒除檳榔。

李偉廷表示,檳榔纖維粗硬,咀嚼時會反覆摩擦口腔黏膜,造成慢性傷口與發炎;傷口需要不斷修復,導致細胞異常增生,高頻率的細胞分裂會增加基因突變的機率,進而可能形成惡性腫瘤;檳榔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在鹼性環境下會氧化,釋放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會攻DNA,造成基因突變。

口腔癌與檳榔嚼食習慣密切相關,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加紅灰或其他添加物,單純的檳榔子本身就具有致癌性;為降低罹癌風險,政府已提供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服務,對象包括卅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習慣者,以及十八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的原住民,每兩年可篩檢一次,建議符合資格者定期參與檢查。

他建議,民眾若要戒除檳榔,可參考適合個人使用的「戒檳行動計畫表」,讓整個過程可視化並具備持續追蹤性,可邀請一位信任的親友擔任「戒檳陪伴員」,每週進行一次交流與關心,提供情感支持與鼓勵,持續四周後相信就可順利地戒除檳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