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創意媒體學院USR「開江‧破竹─台江地方創生與文化再現」計畫,展開一場田野走讀與深度訪談活動。在土城國小退休教師陳淑英帶領下,師生團隊拜訪鹿耳門地區耆老蔡顯榮,進行一場跨世代對話,回溯珍貴的地方記憶與歷史文化。
訪談於蔡顯榮住家外涼亭進行。曾就讀私塾的蔡顯榮以豐富的歷史知識與親身經歷,娓娓道出台江地區的演變歷程。他詳述曾文溪出海口的變遷,及台江內海由海域轉為陸地的過程,更回憶早年居民依靠捕魚與農耕維生的艱辛歲月。另也介紹當地以竹籠茨為主的傳統建築樣式,展現順應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活智慧與哲學。
蔡顯榮也親自帶領學生走訪曾文溪出海口,指認昔日漁民作業的場景。他動情地回憶,那時候黃昏一到,滿載魚穫的小舟陸續靠岸,販魚、買魚苗的聲音此起彼落,如今耳邊似乎還能聽見那聲音在浪濤中回響。這段話不僅重現台江水域的生命景象,更深深觸動現場每位聆聽者的心。
這次活動不僅是一場知識性走讀,更是文化與情感交織的深度學習歷程。透過與地方耆老的實地互動,計畫團隊深化了對地景歷史的理解,並引導學生以謙卑與尊重的態度聆聽土地的聲音,記錄即將消逝的集體記憶。參與學生表示,透過面對面交流,深刻感受到蔡顯榮對家鄉的熱愛與記憶的重量。
陳淑英強調,長者不只是歷史見證者,更是活的文化資產。帶USR團隊學生來,希望他們親身感受地方故事不在書本上,而在每一個人身上。這樣的現場學習比任何課堂知識都來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