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穗鄉奇美文物館永遠的魔法阿嬤「循.靈」特展

奇美文物館「循.靈」特展,呈現永遠的魔法阿嬤,手持米酒與香蕉葉進行阿美族傳統祭儀。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瑞穗鄉奇美文物館今天起展出「循.靈」特展,展覽以「手持米酒與香蕉葉,遇見阿美族 sisakawihay 文化」為主題,邀請太巴塱木雕、油畫藝術家及影像工作者參與此次聯合展出。
  Tilo 以板雕創作著名,首次以 sisakawihay 儀式現場為靈感,第一尊人像木雕立體創作。Moli 則以油畫創作儀式人物、儀式場面及道具作為靈感表達。紀錄片工作者翁嬿婷因被 sisakawihay 故事所吸引,因此開始籌拍紀錄片。
 眾人感懷阿嬤 KatingHongay Ina 的心,還有以木雕工作坊集結眾人之手藝,從部落的孩子、高中生、族人甚至是外地的朋友,共同創作呈現儀式場景的大型板雕作品。展期從三月六日至五月二十九日,希望社會大眾能透過展覽,認識並珍惜 sisakawihay 即將消逝的文化。
 二年前一生致力於維持阿美族傳統祭儀的阿嬤 Kating Hongay 仙逝了。阿嬤是牽繫著太巴塱傳統儀式的重要靈魂人物,大家期待透過藝術創作與影像紀錄,能讓更多人以不同形式認識到阿嬤,以及其他 sisakawihay,她們常年所致力維持部落傳統祭儀的辛勞與文化脈絡。
  Kating Hongay 年輕時曾為天主教徒,後來出現神智恍惚,開始食慾不振變瘦,還爬上了榕樹吃起榕樹葉,眾人束手無策之下,回到砂荖部落遇見了師父 Ariray 阿嬤,才開啟了成巫修行之路。「sisakawihay」是指具有靈體感應,擁有招引神靈能力的人。太巴塱部落自古便有一群 sisakawihay,成巫的過程各自不同。
 「循.靈」特展是所有懷念、認同阿嬤 Kating Hongay 的祭祀工作或文化的人,不分族群、血緣、宗教,他們沒有靈體感應,卻有認同,甚至用不同的方式願意發揚光大,透過奇美文物館展覽,再次呈現阿嬤一生祭祀工作的點滴,供後代子孫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