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市府針對地方財源更加吃緊,呼籲應重新檢討與再修正新版財劃法,並應納入產業貢獻、文化資產維護負擔、地理與基礎建設負擔等,才能扭轉六都補助嚴重失衡、地方財政困境加劇局面。
台南市一一三年度稽徵業務考核甲組「稅捐稽徵作業績效類」與「租稅教育宣導類」兩項優等獎,市府財稅局長李建賢表示,領獎雖高興,但憂心直言修法後,中央更多財源下放地方,提高地方政府自主性,然六都財源落差懸殊,分配制度極不公平,支持財劃法二修。
市府指出,一一五年度中央普通統籌稅款總額為八四八八億元,台南市僅獲配四九七億元,雖年增一七四億元,然無論是補助額或增幅,均居六都之末。
市府表示,明年分配數看似增加,然根據先前估算,明年度約有五十億元缺口,再加上中央事權移轉需負擔超過兩百億元,實際財政壓力遠高於新增的一七四億元。而且,一般性補助款逐年遭改列為專案補助,比例下降,讓地方財源更加吃緊。
市府認為,包括人口指標、土地面積、營利事業營業額產值都應納入考量,如新竹縣市合增近四百億元,然人口才百萬出頭,導致台南增加金額連彰化縣都比不上。
市府認為財劃法有二修必要性,應納入產業貢獻、文化資產維護負擔、地理與基礎建設負擔等;以南科為例,產值逐步躍升全台之冠,但現行分配方式以公司設立稅籍為計算依據,台南市產業貢獻度未被納入考量,資源反流向北部,對台南市嚴重不公,支持行政院依據縣市特性,分配一般性補助款額度,而非依據現行公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