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國安團隊年輕化?還是綠營人才枯竭?

新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趙怡翔(圖)及李問都算是民進黨著力培養的國際事務人才,但外界質疑兩人能否適任。(中央社)

民進黨主導推動的大罷免困擾全台灣一年多,最後以全軍覆沒告終,不僅粉碎賴清德總統的領導威信,更重創國人對其執政團隊的信心。對此,最該負起大失敗責任的民進黨立院黨團幹部紛紛請辭,但萬年總召柯建銘仍不認輸;卓榮泰內閣也進行小幅度改組,第三階段則是最接近層峰的國安會人事更迭。不過,這次改組也暴露了民進黨國安及外交人才庫短缺的問題。

賴清德上任之後大致續聘蔡英文的國安班底,希望給外界政策延續的印象,但終究不是自己親信,實務運作屢有默契不足的傳聞;尤其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與外交部長林佳龍「面和心不合」,更是政壇眾所皆知的公開秘密。這次進府的新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趙怡翔及李問雖都算是民進黨著力培養的國際事務人才,但並沒有相關政府部門足夠歷練,引發外界質疑兩人能否適任。

總統府的介紹美化了兩人的經歷,卻反而輕忽了該職位的重要性。固然國安會秘書長及諮詢委員肩負國安決策幕僚重責,馬英九執政時期的副秘書長也是學界翹楚或資深國防、外交、兩岸政策官員;如今要年紀不到四十歲、公務歷練並不豐厚的年輕幕僚即刻上手,著實令人捏把冷汗。況且國安會是總統處理國安決策機構,日常業務均涉及國家重大議題,挑戰十分艱鉅,副秘書長不該是讓年輕人慢慢摸索或培養經驗的職務。

相較於轉任諮詢委員的徐斯儉及劉得金,趙怡翔與李問的經歷相形見絀;若再加上被戲稱為「林九萬」的林飛帆,三位國安會副秘書長都未到不惑之年,他們能否扛起重擔,就是個大問號。剛發布國安會人事令就有人批評,認為這項安排是賴清德爭取年輕選票的政治操作,但恐怕根本就是找不到能夠信任且具備足夠經歷的人才。

儘管民進黨忙不迭地為兩位新人辯護,認為趙、李皆嫻熟國際事務,也是吃得了苦的年輕世代。然而,在野黨立委卻質疑,兩位民進黨籍總統都把資歷不足的青年人放進國安會,把國安會當作「培訓班」,這種輕忽態度是近年來國安問題層出不窮的主因。

國安會人事異動引起議論,連賴清德想更換駐美代表也傳出陷入僵局,更令國人對其國安團隊能否正常運轉深感憂心。據報導,賴總統有意派遣剛調任為國安會諮詢委員的徐斯儉接替俞大  為駐美代表,藉由他與美方多年合作的默契,建立直接溝通管道。然而,這項任命案已淪為吳釗燮與林佳龍的政治角力,雙方互不讓步妥協,也讓彼此心結浮上檯面,影響台美關係。

基於國際現實考量,駐美使節幾乎是所有國家外交官的重中之重,台灣也不例外,重要性甚至不亞於外交部長,而且要能凸顯總統的高度信任。據傳,吳釗燮原有意爭取回任,但因幕僚涉及共諜案而遭打回票,只能退而求其次安排徐斯儉接替。不過,林佳龍另有盤算,就是不願讓駐美代表一職被吳嫡系壟斷,遂有意讓資深職業外交官出任,才會讓這項人事案陷入僵局。

對美工作固然是我國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但絕非全部,尤其當前國際情勢詭譎多變,台海充滿險境,不是單純妥善處理台美關係就能迎刃而解,這是賴政府對國際局勢的誤判,也是犯下的最嚴重錯誤。從這次政府改組就可發現,國安專業對賴清德不是重點,企圖完全掌控大權才是目的,但也暴露民進黨人才枯竭的窘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