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中秋節將近,柚子與文旦成為家家戶戶必備的應景水果,香甜多汁又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對提升免疫力、促進腸道健康都有幫助。不過營養師高敏敏提醒,柚子雖然營養滿分,卻不是人人都能無限量享用,特定族群吃多了反而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尤其正在服藥的人,更要避免與柚子同時食用,以免藥效失衡。
首先,有「6類族群」吃柚子要特別注意。包括腎臟疾病患者,由於柚子含鉀量不低,腎功能不佳者若攝取過多,恐引發高血鉀、心律不整;胃食道逆流患者則要避免空腹食用,以免果酸刺激胃酸分泌;糖尿病或需控制血糖的人,也要注意柚子糖分不低,1顆柚子相當於3份水果,過量恐使血糖急升。體質偏寒者、手腳易冰冷的人,因柚性涼,過食可能影響氣血循環;腸胃功能虛弱或容易腹瀉者,攝取過量也會因纖維與水分過多導致腸胃不適。最後,最需要小心的族群就是正在「服藥中的人」。
高敏敏指出,柚子及葡萄柚中含有「呋喃香豆素」,會抑制肝臟中代謝藥物的重要酵素CYP3A4,造成藥物濃度在體內累積,等於無形中吃下「雙倍劑量」,增加副作用風險。特別是以下「7大類藥物」千萬別與柚子同食:包括免疫抑制劑、降血脂藥、降血壓藥、抗組織胺、抗心律不整藥、抗栓塞藥、以及抗癲癇藥。一旦與柚子交互作用,可能造成腎毒性、肌肉病變、血壓驟降、心律不整、出血風險或神經系統副作用。
她提醒,並非僅限於「同時服藥配柚子」才會出現影響,就算前後間隔數小時,藥效也可能受到干擾。建議正在服藥者在治療期間應完全避免柚子與葡萄柚相關製品,若真的想吃,務必先諮詢醫師或藥師專業建議。
中秋團圓,柚子美味宜人,但高敏敏營養師再次呼籲,民眾應依自身體質及健康狀況適量食用,才能安心享受佳節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