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人都想著偷得浮生半日閒,而愛茶人則是日日借得午後陽光六分之一兩茶,擺個喜愛的茶席,給自己半日閒,享受與茶的對話,滌走紅塵俗事。
用著大紅袍般的茶席,總感覺像是中了狀元一般,心情頓時愉悅起來,在善化區的鼎甲窯,日日午後不免來上一杯大紅袍、老白茶或者普洱,當然烏龍茶和老茶更不可以缺席。主人黃怡文和康月足邊喝茶邊聊,且是海闊天空無所不談的閒話著,而這正是他們日日絕佳的養氣時間。
曾創造出廿多個茶席的陶藝家黃怡文,對茶席的搭配可說是老將了,玩泥土玩了數十年,不論是乳窯、天目、或雨後天青色的陶,甚至紫氣東來以及郎紅等,在釉色上的變化,可說是高深莫測,而他日日以郎紅來泡茶,不論是壺或公道杯,那亮眼的紅確實迷人,也讓喝茶成了一件美好的生活。

六克的烏龍茶葉要以一百cc有溫度的水來泡,水一入壺,清香襲來,茶席上的親朋好友讚嘆一聲好茶。黃怡文表示,每日午後來一杯清歡茶飲,喝了下午的精神就來了,在茶席上還能交流日常,讓喝茶成了家人間的幸福。

最特別的是所有茶席需要用到的茶器具都是黃怡文手作,不論是火爐、蓋置、壺呈、杯置、茶匙、茶則、茶海等,件件都是有溫度的陶藝,同時不同茶也要用不同的水溫和時間來泡,整個茶席的擺設,可說是喝茶前戲,而喝茶更是讓自己安身、安心的良方,日常的煩憂,全被遺忘在茶席外了,而茶席上的一株小白花,清淨了眼,茶香則如同大地低語著,讓人回甘,而在飲茶的三刻鐘,彷彿世界靜止了,只有一縷清香讓心安於當下,真的是借得午後六分之一兩茶,換得身心自在清淨。
(記者張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