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腺症 她月經像血崩 多次降到常人一半以下血量

光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陳嘉霖表示,子宮肌腺症是女性常見婦科疾病之一,主要因為子宮內膜組織異位侵入子宮肌層所致。(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5歲的吳姓女子長期深受子宮肌腺症困擾,近1年來,每逢月經都大量出血,血紅素甚至多次降到6.0gm/dl以下,只有健康人一半不到的血量,多次因嚴重貧血送急診輸血;更棘手的是,吳女因血栓疾病必須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導致出血量更難控制,且因血栓風險無法使用常見的荷爾蒙藥物治療。她的子宮因肌腺症腫大至約懷孕20週的大小,合併「子宮肥大手術困難、高出血風險、藥物治療受限」三重挑戰,讓她一度陷入無助。

子宮肌腺症是女性常見婦科疾病之一,發生率約為20%至35%,主要因為子宮內膜組織異位侵入子宮肌層所致。

光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陳嘉霖指出,不少患者誤以為只是單純經痛或貧血延遲就醫,或是將子宮肌腺症引起的大子宮誤認為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所產生的問題通常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惡化,通常會需要長期的綜合性治療。

陳嘉霖表示,臨床上,子宮肌腺症的治療方式主要分為3類:藥物治療、非侵入性或低侵入性治療、以及手術治療。但對合併血栓疾病、需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出血量較多且子宮腫大到20多公分的吳女來說,無法使用藥物治療且非侵入性療法無法控制病情,傳統手術可能因出血量大、術後臥床造成的血栓併發症風險高而相對危險。因此,醫療團隊與吳女充分討論後,決定採「達文西微創手術」進行切除子宮。

陳嘉霖說,由於達文西手術結合3D立體高清視野與靈活的機械手臂,能精準辨識並切除病灶,降低對周邊器官與血管的傷害,即使在處理腫大子宮時,依然能清晰分辨組織結構,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達文西手術不僅傷口小、出血量少,術後恢復速度也顯著加快。

陳嘉霖表示,多數患者術後3至5天內即可出院,約2週即可恢復日常生活,感染與併發症風險也相對更低。對於如吳女這類屬於高風險族群的患者而言,達文西手術的微創優勢尤為關鍵。

陳嘉霖提醒,若經常出現月經量過多、經痛加劇、經期過長,甚至因貧血而感到頭暈乏力時,都可能是子宮肌腺症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