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一場「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成果展九日在南科考古館揭幕,年輕的模特穿著有著西拉雅元素的服飾,手拿著西拉雅文化的創作品,讓大家更深入了解有關西拉雅的故事,尤其透過布袋戲演繹出飛番故事,更讓人印象深刻,讓大家一睹西拉雅文化的新價值。
由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主辦的「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西拉雅族文化與考古成果推廣應用徵件計畫,一年來有三十五件作品參與,精選出十一件創作,並自九日起至廿一日止,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開展,九日由文化局長黃雅玲、文資處長陳思瑀、南科考古館主任陳俊男、原民會科長蔣宇婷、西拉雅族跨地部落聯盟召集人段洪坤等一起為展覽揭幕。

現場率先由陳伯健團隊以布袋戲活化傳統的西拉雅文化─飛越西拉雅,而入選的十一組團隊也都到現場,分享創作理念,展現考古成果與西拉雅文化融入當代生活的多元樣貌,內容橫跨桌遊、教案、服裝設計、手帳、月曆、短片、布袋戲與繪本等形式,讓大家以不同角度認識西拉雅文化,體驗出土考古素材在現代轉化應用的可能性。
黃雅玲表示,此次難得的是,有四名西拉雅青年投入創作,將族人的觀點與生活智慧帶入作品,包括桌遊融入語言教學,識別系統展現部落精神,讓文化不再只是展示,而成為真實的生活經驗。現場更有精彩的走秀,特兒穿著有夜祭等西拉雅元素的服飾令人眼睛一亮,手中更拿著入選的創作品。

此外,十三日也特別規劃三場桌遊體驗活動,由創作者親自帶領大家走進西拉雅的世界。另十四日將安排「成為西拉雅族的一天」,帶領學童體驗西拉雅族群的生活智慧。廿日則安排桌遊與族語教學。讓參觀者與入選創作互動。展覽期間,凡參觀並填寫問卷,還可獲贈具西拉雅元素的精美小禮。段洪坤指出,西拉雅許多文化可能被誤解,而在網路上傳著,此次對於各參賽者使用到的西拉雅文化元素,都一一要求,不被拼裝,避免被錯誤的傳導和詮釋,也讓西拉雅文化能好好被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