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國科會、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及衛生福利部共同舉辦的「二0二五未來科技獎」公布獲獎名單,今年全國共八十三件技術獲獎,其中成功大學就占了十一件。評審延續「科學突破性與「產業應用性」兩大核心精神,獲獎之技術不僅展現前瞻研究的創新亮點,更具備走向商業化與國際舞台的潛力。
成大表示,今年成大獲得未來科技獎的十一件技術,人工智慧應用領域有兩項,分別是鄭修琦教授的「雙模深度學習模型之胃癌前病變精準醫療診斷方法」、及李政德教授研究的「圖機器學習之AI海關進口詐欺偵測技術」。
人文科技領域有一項,是陳建旭教授的「人機共舞:基於電腦視覺之零編程直覺化機械手臂編舞界面暨人機協作創作系統」。生技新藥與醫材領域有三項,包括計畫主持人沈延盛特聘教授的「通用型低免疫源性異體iPSC種源庫:實現再生醫療產業化與臨床突破」、「多體學導引之胰臟癌精準醫療技術平台」,及葉晨聖講座教授的「癌細胞斷電技術」。
另綠能環保與淨零科技有五項,分別為林財富講座教授的「智慧型移動式水體溫室氣體監測無人平台」、陳俊延研究員的「以微藻建構減碳與創能之永續航空燃油料源生產平台」、丁志明講座教授的「氫向未來綠能革新:非貴金屬AEMWE電解技術引領產業脫碳」、林士剛特聘教授的「綠色鋼鐵:富氫高爐碳循環技術」、陳維新特聘教授的「高效捕捉、轉質再利用及碳材開發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