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大安區農會與餐飲界名教授楊鵑華合作,成功開發出十六款米穀粉產品,包括米麵包、米餅乾與米蛋糕等。以大安農民引以為傲的純淨白米製成米穀粉,再結合飛天豬肉鬆、大安芋及大安蔥等在地特產,打造「飛天豬米食夢想館」,為傳統米食注入新風貌。
總幹事蔡建宗表示,米穀粉是將脫殼稻米研磨成粉,因品種不同用途各異。早期農村多以秈米製作蘿蔔糕或碗粿,糯米粉則常用於湯圓。此次農會與楊教授選用粳米(蓬萊米)作為主原料,正是大安稻農主要栽種的品種。大安擁有優質耕作環境與充沛地下甘泉,孕育出質量兼優的溯源「安泉米」。

農會邀請楊鵑華教授親自指導,以「飛天豬米食夢想館」為主題,帶領十餘名農會家政班成員進行培訓。楊教授是國內米穀粉加工研發的專家,她表示:「大安農會的米穀粉品質優良,以米穀粉取代麵粉,製作吐司、餅乾與蛋糕,成品令人驚艷。」特別的是,產品更融入安農五寶,例如肉鬆米麵包、青蔥米麵包、芋頭天使米蛋糕,皆採用農會嚴選溯源食材。
相較於麵粉,米穀粉具好消化、營養高、吸油量低及熱量少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