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中元祭水燈排遶境盛大登場 展現民俗文化魅力

「2025 壢之慶-中元祭」水燈排遶境。(圖/市府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10)日晚間前往中壢區,出席「2025 壢之慶-中元祭」水燈排遶境。張善政表示,今(114)年適逢仁海宮建廟200周年,廟方擴大辦理慶讚中元活動,現場熱鬧非凡。活動不僅延續傳統儀式,更融入創新元素,如小朋友彩繪水燈,讓傳統祭典多了童趣與創意,也增添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張善政也指出,11日晚間將迎來中元藝術節的壓軸慶典之夜,力邀市民朋友共襄盛舉,一同體驗中元節民俗文化魅力。 仁海宮董事長王介禧表示,除了「2025 壢之慶-中元祭」活動外,中壢仁海宮也將於今年12月13日至17日連續5天舉辦仁海宮建廟200周年慶典,活動相當豐富多元,包括日本的阿波舞表演團隊及泰國藝術團體來台交流演出,屆時歡迎市民共同參與,一同在歡樂中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 中壢區公所表示,今年活動以傳統人力拉抬的水燈排為最大亮點,象徵民俗信仰中的毅力與堅持。高達3層樓的大型水燈排震撼全場,充分展現中元祭典的莊嚴與壯觀。同時,活動也特別邀請樂天女孩啦啦隊與新明國中青少棒球員跨界參與,將運動與民俗文化結合,為遶境增添年輕與熱情的氛圍。現場更匯聚五福、龍興、復華、永福、龍東5個社區發展協會,以及中壢區原住民族協進會等團體,共同盛裝踩街,展現多元族群的文化風貌。 高達3層樓的大型水燈排震撼全場,充分展現中元祭典的莊嚴與壯觀。(圖/市府提供)

Read More

靈鷲山水陸空大法會隆重舉行 響應桃園市府永續政策

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靈鷲山第32屆水陸空大法會—宗教聯合祈福會」。(圖/市府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10)日晚間前往桃園市立體育館,出席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靈鷲山第32屆水陸空大法會—宗教聯合祈福會」。張善政表示,桃園近年積極推動永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政策,連續兩年榮獲國際評選為SDGs(永續發展目標)A級城市,作為全台最大的工業城市之一,市府深知發展與環境必須並行,故致力促進產業升級、降低對環境的衝擊,並重視空氣品質管理。以PM2.5議題為例,桃園是全國唯一擴大補助高風險族群進行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篩檢的城市,這些成果除了市府團隊的努力外,更有賴產業界、宗教界及市民的共同參與。 張善政提到,靈鷲山水陸空大法會已邁入第32屆,其中有31屆選擇在桃園舉行,顯見對桃園土地深厚的情誼,也期盼透過水陸空大法會的祈福力量,共同打造永續、健康、充滿希望的未來社會。 宗教祈福會榮譽主任委員蘇家明表示,水陸空大法會是桃園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宗教盛事,透過宗教儀式凝聚善念,也期盼透過此次法會,為桃園祈願無災無難、社會安定、人民平安,讓市民更加幸福安樂。 靈鷲山水陸空大法會是桃園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宗教盛事。(圖/市府提供) 靈鷲山聖山寺監院懇慧法師說,桃園有許多人正以實際行動守護地球、關懷弱勢,積極推動永續理念,這份用心令人感動。靈鷲山水陸大法會今(114)年響應市府永續政策,導入水資源節約、循環餐具使用及碳盤查等行動,從減少一次性垃圾到珍惜資源,落實環保理念。 民政局表示,本屆靈鷲山水陸空大法會以「靈性覺醒,生態共好」為主題,廣邀桃園在地宮廟、跨宗教代表及公益團體共同參與,齊心為桃園、為世界祈福。法會自9月10日至17日於桃園巨蛋隆重舉行,秉持「千年水陸、萬世慈悲」的精神,每年吸引逾十萬人次共襄盛舉,海外信眾亦可透過線上參與,共同感受佛法的慈悲與智慧,讓佛光遍照四方。

Read More

張善政前進復興區傾聽基層聲音 承諾落實建設照顧原鄉發展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日午間前往復興區,出席「114年桃園市市長訪視基層復興區座談會」。(圖/市府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10)日午間前往復興區,出席「114年桃園市市長訪視基層復興區座談會」。張善政表示,復興區山明水秀且充滿熱情活力,市府重視並積極推動里長的每一項建言,持續讓市政建設落實於復興,照顧每一個角落。 張善政指出,市府積極研議地方建設需求,並請立委協助爭取中央補助,由相關局處協力推動。針對低收入戶建築修繕等補助事宜,市府也會進行相關研議,至於採光罩等小型工程,則請公所依核定計畫加速排程確實執行。 張善政強調,執行率是爭取經費支持重要關鍵,區公所應確實掌握執行進度,讓修繕工程能夠如期完成,完善原鄉硬體設施。 張善政與各局處代表針對地方提案逐一回應。(圖/市府提供) 復興區長蘇佐璽表示,在市府與各級民意代表支持下,復興區的醫療照護、教育發展、公共工程、產業推廣及文化建設等方面均可見顯著成果,展現市政延伸到區政的精神,也實踐市長「幸福桃園」理念。 復興區公所表示,復興區是國內區級經費額度最高的行政區之一,責無旁貸要將資源落實於各部落。社福方面,洗腎中心已正式啟用,並引進巡迴醫療車,提升居民就醫可近性,衛生局也將持續增派人力因應需求;教育方面,復興區幼兒園族語教學獲全市金質獎、全國銀質獎,並推動雙語繪本出版及大學產學合作,同時補助青年免費參與無人機考照,以及加強英語及寫作教育。 在公共建設方面,陸續完成巴陵加油站啟用、天空吊橋修復、生命園區啟用,以及介壽國中周邊停車場與YouBike站設置;針對雪霧鬧及台七線坍方,市府亦即時搶修,維持交通暢通。產業方面,復興咖啡在國際評鑑獲得85分,僅次於阿里山,全台第二;並持續推廣水蜜桃、竹筍及高山茶等特色農產,結合觀光活動帶動地方經濟。市府與公所重視復興區文化與青年事務,舉辦全國射箭賽、推廣傳統織布,並辦理青年論壇與國際交流等。 昨日座談會中,觀光旅遊局以「北橫故事-角板山觀光場域再造工程」、交通局以「介壽國中停車場建設成果」為題進行專案報告。觀光旅遊局風景區管理處表示,角板山觀光資源豐富,透過再造工程串聯大溪、慈湖、角板山、東眼山等據點,並完成歷史空間復舊、休憩動線優化、生態友善營造與文化展演,除獲得國家級獎項肯定,也將推動夜間遊憩與景觀照明,提升整體服務體驗。交通局則說明,市府將介壽國中舊校區改建為停車場,已於114年5月完工,提供148格多元停車空間,有效改善交通秩序並提升觀光便利。 此外,張善政與各局處代表針對地方提案逐一回應,包括霞雲坪自來水延管工程進度與範圍擴大、以工代賑扶助期限修正、羅浮-小烏來溫泉區通盤檢討,以及天幕廣場、迷你籃球場、文健站室外採光罩與天幕球場等公共設施優化;另就流浪犬貓管理、電桿旁樹木修整、山區道路養護、上下巴陵指標移設、角板山行館步道環境維護、建築修繕補助及原民地區土地利用等議題,研議後續推動方向。

Read More

南市榮獲亞太宜居永續城市獎殊榮 台南推動永續奪九獎項

台南市政府在「二0二五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評選榮獲亞太宜居永續城市獎殊榮。(南市府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參加「二0二五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評選,榮獲亞太宜居永續城市獎殊榮,以及二金、三銀、三銅共九項獎項。博覽會為期三天,市府設有「台南館」,展現城市永續推動成果。 台南市政府以「健康活力台南魅力」為主題獲得亞太宜居永續城市獎,行動獎金獎為「合理調整身障職涯晴天」、「再生水導入高科技用水技術」,銀獎為「海清灘淨、生態永續」、「身障停車平權台南起步」及「台南度冬黑琵有吃有住」,銅獎包括「智慧交通、低碳台南」、「共享輔具福便達」及「鹽水特色公園」,獲獎內容包含環境生態、健康照護、社會共融與智慧城市等各面向。 博覽會台南館展示文化、旅遊、生態、環保、健康及照護等六大主題推動成果。文化局透過府城城垣300年呈現台南歷史文化,也強調城鎮韌性的重要;觀旅局展示老屋新生成為特色民宿,舒緩旅客住宿需求、吸引青年返鄉、帶動周邊經濟;農業局生態保育訴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環保局藏金閣廢棄家具重生、環保美學作品及二手檜木生活小物,推廣資源循環再利用理念;社會局建構社會安全網,全面守護民眾安全與福祉;衛生局營造多元無菸環境,提升居住品質。 台南市政府榮獲亞太宜居永續城市獎及二金、三銀、三銅共九項獎項。(南市府提供) 博覽會於九月十一日至十三日開放參觀,場內有永續發展目標(SDGs)宣導、kahoot知識競賽互動遊戲、藏金閣及文化局商品展示等豐富活動,闖關集章過關即有機會獲得府城限定商品及藏金閣永續生活小物等多項好禮,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體驗。

Read More

失智翁深夜徘徊火車站 楊梅警靠「這物」助他返家

員警獲報後便沿途搜尋,之後於埔心火車站前發現該名老翁。(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一名84歲失智羅姓老翁昨日外出購物後忘記返家的路,晚間23時獨自在台1線平鎮區往楊梅區方向徘徊,楊梅警分局獲報後立即趕抵協助,所幸其身上有家屬準備的聯繫小卡,讓警方順利找到家屬帶羅翁回家。 昨(9)日晚間23時許,草湳派出所警員黃羿堯接獲報案稱,一名老翁獨自行走在台1線,由於沒有確切報案地點,員警獲報後便沿途搜尋,之後於埔心火車站前發現該名老翁。經了解,老翁因失智無法清楚表達身分,只向警方表示自己外出購物後找不到回家路,員警只好先將他帶回派出所,之後再進一步查詢資料。稍作休息後,警方便在老翁身上發現一張家屬事先製作的聯繫小卡,經查證後確認了老翁身分並立即聯繫家屬到場。其家屬表示,老翁因患有失智症,時常會不定時自行外出,所幸這次及時被警方尋獲避免意外發生。 楊梅分局呼籲民眾,若家中有長者患有失智或走失風險,建議隨身攜帶聯繫資訊,或申請防走失手環,以利警方及民眾在第一時間提供協助,確保安全。

Read More

中壢監理站攜手桃市汽車貨運公會 強化駕駛停讓觀念

新竹區監理所中壢監理站攜手桃園市汽車貨運商業同業公會,於9月9日第四屆第9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共同響應交通安全月。(圖/中壢監理站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今(2025)年交通安全月以「人本交通-停讓文化」為主題,為強化桃園地區行人安全及提升職業駕駛素養,新竹區監理所中壢監理站攜手桃園市汽車貨運商業同業公會,於9月9日第四屆第9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共同響應交通安全月。 中壢監理站表示,桃園地區貨運業者家數及車輛數皆為全台之冠,有鑑於大型車在路口轉彎時因視野死角容易發生事故,特別於會中提醒駕駛路口轉彎應減速暫停,左右確認有無行人再通過。 會中桃園市汽車貨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徐振坤也呼籲所屬會員應正視路口停讓重要性,並落實行車安全教育訓練,養成正確駕駛習慣及改善不當駕駛行為,才能建立「車輛慢看停、行人安全行」之人本交通文化,共同展現運輸業者重視路口停讓安全的決心。

Read More

消防災宣導帶領師生訓練 強化校園化災應變

東門分隊本次特別進行防災觀念宣導,並實際示範防護衣的正確穿著流程、初期應變要領。(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成大近期發生實驗意外,疑使用鈉塊接觸水釀生爆炸,造成兩名研究生送醫。為降低風險並提升校園安全,成大邀請市府消防局東門分隊入校,針對實驗室內化學物質的防範與應變措施進行實務指導,盼能降低意外風險,促進師生安全。 成大表示,實驗室內往往存放多樣化的化學物品,每一種物質皆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例如禁水性物質、有機化學品、毒性化學物質等,一旦處理不慎,極易造成火災或危害人員安全。 東門分隊本次特別進行防災觀念宣導,並實際示範防護衣的正確穿著流程、初期應變要領,並指導師生如何操作 通風排氣設備,避免因化學氣體累積導致危害。另救災人員現場也針對不同性質化學物質的處置方式進行案例說明,讓師生透由實際遭作加深印象,以因應可能的突發狀況。 第七大隊長石家源指出,消防單位與學校的合作是「專業結合教育」的重要典範,降低意外風險同時,也能讓知識探索之路更穩健。消防局長李明峯承諾,未來也將持續與各大專院校合作,提供最貼近實際需求的防災指導確保實驗研究人員在高風險環境中具備完善的應變能力。 校園安全關乎下一代的未來,建立嚴謹的防災文化,也能幫助校園延續師生學習與研究成果。市長黃偉哲也提醒,師生謹守實驗室使用規範唯有將防災意識內化為日常習慣,才能真正降低災害風險,營造更安全的學習與研究環境。 成大校方強調,本次培訓期能讓師生認識潛在風險,進一步學習如何保護自己與同伴,相信透過消防專業單位的協助,能有效提升實驗人員的防災效益,進而降低事故發生率。

Read More

〈中華副刊〉 文學院手記 研究生的本錢

文/林宇軒 畫/袁圈  匡靈秀在新作《地獄修業旅行》描寫了研究生闖入地獄,將指導教授拯救出來的故事。雖然現實生活並不會發生如此荒謬的情節,但研究生的確需要時常面臨各種挑戰,無論是心理健康或者是物質基礎的狀況,都和學術生涯的延續息息相關。在研究的漫漫長路,為了避免因為經濟上的短缺而止步,研究生往往會在學院內外兼職,以負擔學費和日常生活的基本開銷。 在學院當中,最常見的兼職是擔任助理,不同類型的助理也各有側重的面向。「研究助理」最主要的任務是協助教授蒐集論文資料,有時也會涉及學術活動的來往聯絡、帳務報銷等行政庶務。俗稱TA的「教學助理」則需要協助課程教學,比如開學第一週的點名與加退選事宜,批改作業、帶領討論課也是常見的工作內容。除了以上兩種需要現身的工作,協助學術期刊出版的「編輯助理」大多是線上進行,負責過審論文的體例校對、投稿學者的往返聯繫等。 擔任三種助理工作,對研究生的學術生涯有著不同的影響:「研究助理」提供了增長學識的機會,「教學助理」能夠累積實際的教學經驗,「編輯助理」則可以搶先閱讀尚未出版的論文,同時熟悉各種學術場域的鋩鋩角角。當然,學院之內的兼職除了助理,舉凡圖書室值班、處理資源回收、資料掃描和影印、網站小編等,也都是常見的選項。無論是哪一種工作,對研究生來說必然不只是累積活下去的本錢,往往也會在過程當中得到實務經驗,對未來的發展有所幫助。 長期待在實驗室、自行購買實驗器材、教授掛名學生論文第一作者……雖然不如理工科那麼誇張,但文學院也有許多鬼故事。曾聽說有研究生擔任助理期間,被教授指派處理毫不相干的雜務,最誇張的是接送小孩和幫忙搬家,儼然成為私人的秘書;也曾聽說有研究生協助學術會議的進行,完成難度極高的即席口譯和長篇論文翻譯後,被以各種話術不支付薪水,被迫成為免費勞工。相同的職稱與薪資,如果遇到不好的雇主,真的是「地獄修業旅行」。 鬼故事的兇手也不一定是提供薪資的人。今年年初,偶然看到一位政大的教授在臉書發文澄清,表示他曾聘用一位臨時人力參與國科會計畫,後來因對方的專長不符需求而終止合作;經過溝通,教授在合約之外自掏腰包提供對方一個月的緩衝時間和額外薪資。沒想到,對方事後竟然在網路社群散播糟糕的言論──除了造謠教授欠薪,還在動態大喇喇地表示自己討厭教授所屬的原住民族群。 聽過這些離奇的境遇,才會感覺自己有多麼幸運,遇到的雇主和教授都對我照顧有加。這些兼職除了讓我的生活不用縮衣節食,過程中也參與了許多有趣的計畫:英文詞條的撰寫、史料蒐集和研究、台語影片字幕翻譯、資深藝術家採訪……種種經驗的累積不只是經濟上的,在知識上也讓我大開眼界。能夠在同齡人已投入職場多年的情況下,繼續走在研究的漫漫長路,我深知這一切的得來不易,也因而對此無比感激、無比珍惜。

Read More

三商美邦推動永續創高齡關懷新模式 獲「台灣永續行動獎」

三商美邦人壽連續兩年榮獲「台灣永續行動獎」肯定!(三商美邦人壽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三商美邦人壽連續兩年榮獲「台灣永續行動獎」肯定!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開幕儀式中,三商美邦以「高齡長者關懷計畫」勇奪銅級榮耀,由業務通路本部左南興副總代表接受財政部謝鈴媛常務次長頒贈獎座。 三商美邦人壽於2024年八月推動「高齡長者關懷計畫」,3個月活動期間,深入台北、桃園、台中、嘉義、台南與高雄六縣市在地社區,共吸引近230位65歲以上長者參與、觸及3.2萬大眾。「高齡長者關懷計畫」以「識詐教育」、「樂齡健康」及「社區共伴」為三大核心,攜手警政、社福、在地社區,並邀請藝人郭子乾擔任活動公益大使,透過實際行動陪伴長者面對金融詐騙威脅。活動設計台語情境劇、互動式防詐關卡、宣傳影片等方式,強化長者對詐騙手法的理解與應對,並規劃健康促進課程,協助高齡者建立健康風險意識,在有效提升長者防詐知識的同時,重建長者間的交流與互助網路,整體行動兼顧知識傳遞與情感連結,開創高齡關懷新模式。 根據對近200位參與長輩問卷調查結果,「高齡長者關懷計畫」獲得逾96%參與者滿意;同時發現有高達75%長輩曾遭遇詐騙,其中四分之一受害者損失超過百萬元!參與活動長者積極分享自身經驗,除有因誤信非正規投資平台,導致遭騙上百萬的慘痛經驗,亦有長輩分享機智應對詐騙的成功案例,參與者們在愉快互動氛圍中深化風險意識。 三商美邦人壽身為壽險產業一員,深感有責任運用金融專業推動防詐教育,同時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促進長者健康與社會支持,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中「SDG3健康與福祉」、「 SDG4優質教育」等多項目標,實現社會共融。未來三商美邦人壽也將持續辦理高齡長者關懷計畫,讓金融風險與健康衰退不再是被動面對的課題,而是能由企業攜手社會共同應對的永續行動。三商美邦人壽深信,守護長者的生活尊嚴,不僅是金融專業的延伸,更是企業存在於社會的價值。

Read More

南市勞工局促進身障就業受肯定,獲2025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

南市勞工局促進身障就業受肯定,獲2025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南市勞工局長王鑫基(中)北上,接受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左)、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頒獎。(勞工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的「2025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南市勞工局致力協助身心障礙者就業,積極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推動身心障礙者職涯「合理調整」專案,以建構友善職場,促進身障就業平權,榮獲該行動獎的金獎殊榮,南市勞工局長王鑫基十一日北上受獎。 市長黃偉哲說,有鑑於身心障礙者在勞動市場仍處較弱勢處境,為落實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及《永續發展目標》中的指標意涵;同時因應全球化及科技網路發展帶來衝擊,南市勞工局透過業務整合及公私部門合作,建立身心障礙者一條龍就業服務模式,新增非典型就業多元支持輔導服務,協助身心障礙者拓展職涯新契機,覓得合適工作展現自我價值。 勞工局長王鑫基表示,南市協助身心障礙者就業,可分為「典型就業」、「非典型就業」及「創業」三大面向。 南市勞工局長王鑫基(左三)北上受獎,負責促進身障就業業務的勞工局就業促進科長沈淑敏(右三)帶領同仁北上,一起感受得獎喜悅。(勞工局提供) 典型就業,建置身心障礙者人力銀行資料庫,結合職業重建服務,提供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非典型的就業新模式,如「居家就業服務」開啟遠距工作,例如線上客服專員等,培訓身心障礙企業講師前進高齡社區,教導陪伴長者使用智慧科技創造共好等;輔導設立「晴天坊」手工藝展售平台協助創業,提升銷售機會。 就業促進科長沈淑敏說,南市勞工局的「合理調整」專案,在中央與地方政府各局處共提出百餘件方案角逐該行動獎中能脫穎而出,獲得「2025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獎殊榮,是對南市府促進身障就業平權的肯定,也彰顯市府攜手產業界邁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堅定決心,將持續提供各式就業服務模式,幫助身心障礙者與職場共融,找到屬於自己就業的晴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