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將屆滿一年,九月委員會議改變形式,二十日將舉辦國際論壇,聚焦韌性五大主軸,凸顯「備受國際關注、面向國際合作、內外整備團結」三大意義,將邀集超過二十位國際訪賓和十六個駐台辦事處代表到場。
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接受媒體詢問時表示,二十日登場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將以「韌性台灣民主永續」為主題,由召集人、總統賴清德開幕致詞後,進入議題座談。
林飛帆指出,議題座談將以全社會防衛韌性五大主軸為基礎作延伸,由委員會委員擔任議題主持人,並規劃講者及與談人,針對各項議題進行深入討論;例如,主軸一「民力訓練暨運用」由委員吳怡農擔任主持人,委員顏博文擔任講者講述台灣充沛的民間力量,從台灣災防救災到韌性強化,同場並有國內外專家學者擔任與談人。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賴總統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工作,一方面在國內積極整合中央與地方以及民間體系能緊密合作,一方面也與國際夥伴經驗交流,過去已與日本、美國及歐洲多國,就災防、資安、能源安全等領域進行專業分享,此次盼能透過國際論壇與民主盟友共同提升全球安全韌性。
據了解,以國際論壇來呈現委員會運作一週年,主要是凸顯台灣全社會防衛韌性現行成果,即「備受國際關注、面向國際合作、內外整備團結」三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