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減敏療法 擺脫過敏性鼻炎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過敏性鼻炎好發於兒童、青少年,容易造成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易影響孩子生活品質。醫師指出,傳統藥物僅能用於短期緩解症狀;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成為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利器,適合塵蟎過敏者,使免疫系統產生耐受力,有助擺脫過敏性鼻炎。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醫師姚宗杰表示,我國最常見的過敏類型就是過敏性鼻炎,而塵蟎則是最主要的過敏原,幾乎無所不在於室內環境中,約占過敏原比例的一半以上。 根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下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高達37.8%,是全年齡的1.4倍,平均每5人中就有2人罹病。亞洲回顧性研究也顯示,約40%病患在6歲前發病,30%於青春期發病,且盛行率仍持續攀升,可見此疾病對兒童與青少年的衝擊不容小覷。 5-11歲不僅是過敏性鼻炎好發年齡,更是重塑免疫的關鍵時期。若能透過科學方式訓練免疫系統冷靜應對過敏原,將有望更有效地控制病情,甚至長期控制的可能。 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呂克桓說明,自2020年起,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成為我國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新利器。然而,過往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仍無法用於兒童病患,臨床上僅能透過抗組織胺、鼻噴類固醇等藥物控制症狀,儘管已經調高了劑量、給藥頻率,治療成效難以滿足中重度病患的需求。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部醫師王敬瑜指出,鑒於兒童、青少年的中重度過敏性鼻炎可能因為症狀,導致睡眠品質、課業表現受到影響,迫切需要新的治療選擇,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適應症已新增5至11歲的病患,只要確認過敏原為塵蟎就有機會用藥,透過每日服用一次藥物,達到長期接觸少量塵蟎萃取物的效果,此療法透過重塑免疫、訓練免疫系統以沉穩面對過敏原。 王敬瑜也提醒,重塑免疫的過程如同馬拉松,需要長期且穩定的訓練,治療前期可能會出現副作用。由於免疫重塑需時較長,目前建議至少治療1.5年,約在8-14週時會看見症狀減輕;完成1.5年治療,有望迎來長期控制疾病,甚至達到穩定控制的目標。

Read More

〈中華學園〉幸福的暑假約會

台南市文昌國小四年甲班  ◎朱宥睿 這個暑假,老師除了帶我們去高雄班遊,還特地安排了兩次特別的約會,我覺得自己好幸福。文瑋老師對我們很好,就像家人一樣。想到要和老師、同學一起出去,我的心裡就像灌滿氣的氣球一樣,興奮得快要飛起來。 第一次的約會是去逛鹽水夜市。一走進去,就像闖進一個燈光閃閃的大樂園,到處都是香味和人聲。我在夜市吃鮭魚壽司,軟軟的、冰冰的,好好吃。我們點的牛排在鐵板上滋滋作響,香味不停飄過來。吃飽後,我們去玩夜市的遊戲,閃爍的燈光和熱鬧的聲音圍繞著我們,讓人捨不得離開。 第二次的約會,老師特地開車載我們去玩。從鹽水出發到嘉義的路上,我們在車上嘰嘰喳喳地聊天,討論要吃什麼、要玩什麼,笑聲像很多小泡泡一樣一直往上飄。這次看的電影是哆啦A夢最新的故事,視覺很震撼,內容超好看,和同學一起看更好看,因為好笑的地方大家會一起笑,感覺特別開心。看完電影,我們就去湯姆熊玩釣魚機,看著螢幕上的魚游來游去,我們緊握著控制桿,一邊瞄準一邊喊:「快抓住它!」當魚被釣起來時,大家都興奮得拍手。 回家的路上,我還想著今天的事,心裡覺得自己表現很好,都沒有忘東西。可是一下車我才發現,糟糕!我竟然把要送給妹妹的戰利品忘在老師的車上了,雖然有點可惜,但這一天還是讓我笑著回家。這真是一個幸福又難忘的暑假!

Read More

〈中華學園〉杏仁餅的調配方式

 台南市德光中學國中部三年二班  ◎吳伃喬 這次,解答我人生觀念的並不是老師,也不是家人,而是杏仁餅。一次的甜點手作經驗,為我上了重要的一課,想要成功,那得先尋找一把重要的鑰匙--正確的方法。 配方:低筋麵粉五百克、砂糖兩匙、奶油七十五克、牛奶七百毫升、杏仁片一大匙,最後一百八十度烤二十分鐘,就能品嘗美味的杏仁餅,但烤完卻有如黑炭般,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何結果會一塌糊塗呢?回看影片,仔細回想,才發現烤箱溫度控制不對,原來是方式錯了。 我們的人生,如同製作杏仁餅般,一樣的糖、麵粉、杏仁片;一樣的環境、資源及烤箱,為什麼有人會烤焦?但也有人能成功呢?這一切值得我們去深思。我想每項甜點,需要的溫度都不同,就像每扇門,都有對應的鑰匙,溫度和鑰匙就是成功的「方式」。 成功如同一場遊戲,有許多條道路,但得先選擇一條路,這條道路不會平順好走,而是艱難且崎嶇,隨著層層的關卡,路會越來越難走。每個關卡前都會有一扇門,門上了鎖,鑰匙只能自己去找,而尋找鑰匙,就等於尋找方法,有了正確的方法,才能品嘗甜美的果實。成功其實不簡單,除非找到正確的方式。 對我而言,成功的果實即是那香脆可口的杏仁餅,看似容易取得,實則一點也不簡單,是否擁有正確的方法,是成功最重要的一環。這就是杏仁餅為我上的一課。

Read More

總統籲幫護理醫療人員加薪

  總統賴清德(後右4)13日出席台北市醫師公會新會館啟用典禮暨80週年慶公益藝術展,會中與前衛福部長邱泰源(後右3)等人合影。 (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13日出席台北市醫師公會安和新會館啟用典禮暨80週年慶公益藝術展時表示,今年健保總額達9286億元,為歷年最高。他期盼健保點值增加後,醫院或診所能適度幫護理人員與醫療機構人員加薪,改善醫療環境,才能真正解決人力不足問題。 賴清德指出,10多年前醫界曾面臨「五大皆空」,如今情況已有改善,內科招生率超過9成,婦科與外科達9成6,兒科約8成,急診科約8成6,有的甚至達到9成以上。他強調,政府與醫界共同努力,讓專科人力補足,醫療環境逐步改善。 他回顧擔任立委時推動修法,建立合理責任制度,避免醫界在無過失情況下仍承擔過度責任。邱泰源擔任立委時推動《醫療法》修法,使刑責合理化,2022年又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讓醫界更安心服務,民眾也能獲得更好保障。 賴清德說,健保經費從過去6千億元增至今年9286億元,經費不僅是投入醫師所得,更要改善醫療環境,讓醫界有空間提供優質服務,民眾因此得到更高品質的照護。他並提到,護理人員夜班已有政府補助,近期也提高公立醫院醫師、護理師、醫檢師與放射師等7%至11%的加給。 他強調,希望醫界在健保點值增加時,能進一步照顧基層護理與醫療人員,唯有改善待遇,才能解決醫療人力不足的困境。未來政府將持續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5年投入近500億元,從優化工作條件、培育人才、發展智慧醫療與落實社會責任四方面推進。 賴清德最後表示,自己出身醫師行列,深知醫界辛勞,從政後不論擔任立委、市長、院長或總統,志向始終是改善醫療環境,讓醫界能安心服務民眾,實現「妙手回春」的目標。

Read More

〈彩繪人生〉 用音樂改變貧窮、苦難 薩爾馬斯特組阿富汗女性樂團

  阿富汗音樂教父艾哈邁德.納塞爾.薩爾馬斯特。 阿富汗國立音樂學院創辦人兼校長艾哈邁德.納塞爾.薩爾馬斯特創立了阿富汗第一個全女性組成的樂團「祖赫拉管弦樂團」(ZOHRA),這是阿富汗婦女自由的象徵與宣言,女孩們可以像男人一樣,追求自己的夢想。 薩爾馬斯特是第一名獲得音樂博士的阿富汗人,榮獲澳洲大學特聘音樂教授,他希望讓多災多難的阿富汗下一代遠離炮火,重拾音樂傳統,同時學習西方古典音樂。 2010年,薩爾馬斯特奮不顧身,率先創辦阿富汗第一所音樂學院,讓阿富汗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能快快樂樂學習音樂,尤其鼓勵孤兒、街童在此免費學習,貧童每月還能拿到30美元補貼,大家一起用音樂改變貧窮、大家一起用音樂改變苦難。還創立阿富汗第一個女子樂團祖赫拉管弦樂團以及重金屬樂先鋒金屬製品合唱團。 2021年塔利班重掌政權,關閉音樂學院、禁止女子受教、燒毀樂器,薩爾馬斯特不得不求助大提琴家馬友友等全球各界愛樂人士,搶救3百多位阿富汗音樂家,逃離塔利班不容音樂存活的祖國,暫時在葡萄牙南部安身立命,讓阿富汗音樂學院重生。 承蒙全球各界愛樂人士的支持與鼓勵,薩爾馬斯特為讓阿富汗音樂薪火相傳,也讓阿富汗音樂發揚光大,於2023年迄今,親自帶著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阿富汗女子管弦樂團,巡迴歐美演出,幾乎座無虛席。他亟盼阿富汗以至全世界,只有樂聲,沒有炮聲;只有和平,沒有戰爭;只有包容,沒有歧視;只有共好,沒有獨好。 記者楊淑芬整理

Read More

前十字韌帶重建後再斷裂之原因與治療

■林敬為 「林醫師,我3年前在其他醫院開過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但是2個月前打排球時,突然膝蓋一軟,接下來這段時間,只要嘗試慢跑就覺得膝蓋不穩,是不是我的韌帶又斷了?」上週五,一個看起來活潑好動的大學生來到診間詢問,憂心顯露於表。 前十字韌帶斷裂是運動員以及熱愛運動族群最害怕的傷害之一。當韌帶受傷造成膝蓋不穩定,許多患者會選擇接受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以重拾運動生活。然而,臨床上仍有部分病患在術後數月甚至數年後,發生「重建韌帶再次斷裂」的情況。 一般而言,根據不同的韌帶選擇,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韌帶再斷裂的機率約在5-15%之間。而造成韌帶再斷裂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1.外力因素:常見的情況是術後再次遭遇高能量撞擊或落地不穩,如籃球、排球或滑雪等劇烈運動,或是過早回到場上,導致未完全成熟的重建韌帶因負荷過大而再次斷裂。2.復健不足:若復健不足,肌力與協調性無法恢復,膝蓋穩定度不佳,也容易在再次運動時受傷。3.手術相關因素:手術中移植物的固定角度、位置不理想,或選用的移植肌腱強度不足,都是再斷裂的潛在風險。4.病人自身條件:若病人先天下肢排列異常(如膝外翻、膝過伸),或是膝關節本身血液循環較差,都會提高韌帶再斷裂的機率。 對於這一類前十字韌帶再斷裂的病患,治療策略需依患者年齡、運動需求與關節狀況而決定。對於年紀較大、運動需求不高,或是已經有明顯關節炎的患者,可以選擇保守治療。透過護具、肌力強化及日常生活調整,維持基本生活品質。 而對於年輕、仍渴望回到運動場的患者,二次重建手術是主要選擇。而二次重建手術的過程中,除了使用自體其他部位韌帶或是用異體韌帶進行前十字韌帶重建外,近年也會建議加上膝前外側韌帶增強固定手術,來增加膝關節抵抗旋轉的能力,降低後續再斷裂的風險。 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再次斷裂雖然令人遺憾,但只要找出原因並選擇適當治療,好好搭配術後的復健與循序漸進的運動恢復,仍有機會回到原本的運動生活。 (作者∕奇美醫院骨科醫師)

Read More

〈中華學園〉圖畫欣賞

夏天的星空  ◎陳盈杏 台南市永康國小一年二班 小丑  ◎陳妤忻 台南市後港國小一年甲班    

Read More

〈中華學園〉星光下的思念

台南市永福國小五年四班  ◎林佑昕 記得那次連假,爸爸帶著我們前往嘉義山上看星星。車子緩緩行駛,從燈火通明的城市穿梭進寧靜的山林,從人聲鼎沸的平地來到鴉雀無聲的高山。沿途風景如畫,記憶的窗也悄然打開,讓我想起與如今遠在國外求學的姊姊,曾經一同仰望星空的時光。 傍晚時分,車窗外的天色漸漸染上了橙黃與粉紅,夕陽與彩霞交織成最溫柔的畫布。隨著蜿蜒的山路上行,彷彿也走進了回憶的深處。夜幕低垂時,我們抵達一處空曠地,拿出望遠鏡仰望星空。天狼星閃耀著光芒,獵戶座的腰帶清晰可見,還有大犬座、小犬座,皆在夜空中訴說著古老的故事。那片星空,美得令人屏息,也讓我再次看見記憶中,姊姊的身影。 兒時的夜晚,我和姊姊常常躺在陽台上看星星。她總是輕聲細語地告訴我每一顆星星的名字、每一個星座背後的神話。她說牛郎與織女隔著銀河相望;她也說,東方與西方的星空裡藏著無數故事,只等人傾聽。她溫柔的聲音,是我童年裡最美的樂章。 如今,姊姊遠在國外,我的身邊少了一個訴說星語的人。有她與沒她的時光,真是天差地別。那一晚的山上星空雖美,卻少了一份熟悉的溫度,也讓我更加懷念,那些有她陪伴的夜晚。 星光燦爛,照不盡心中的思念。那段有姊姊在身邊的日子,早已成為我心底最溫暖的記憶。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渴望自由

雲林縣立西螺國中八年一班  ◎廖珫翔 籠中兩隻倉鼠,其中一隻在滾輪裡面快樂的慢跑,看起來十分享受,而第二隻倉鼠似乎並不滿意這個舒適圈,牠想要逃離去外面冒險,不願耽溺在牢籠中。 升上國中,每天忙、盲、茫,讓我喘不過氣來,國小每天無憂無慮、日復一日快樂的過著,到了國中不管是功課、科目都多不止一點,原本在家的休息時間變成了念書時間,出遊的時間變成了補習班的課程,也開始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盲目的跟從他人。 我渴望掌握空白時間的自由,已經好久沒有和夥伴在陽光下打球,如今我們去了不同的地方,再加上國中課業十分的繁忙,約出來打個球都是奢求,我希望有天曾經的朋友能一起出來打球玩耍,也想要出去看看這世間美景,看看藍天白雲古蹟等。我也希望有時間聽喜愛的音樂享受人生,而不是被困在牢籠中。我渴望像第二隻倉鼠去外面冒險,我渴望不被限制的自由。 在這一方世界,世許我們無法拋開家庭的束縛,無法拋開學業的壓力,但我的心是自由的,人生看似一成不變,實則瞬息萬變。我渴望掌握空閒時間的自由。

Read More

全球最佳智醫評比 高榮高醫亮眼

  高醫榮登Newsweek 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並一舉拿下全台第7名佳績。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許正雄∕高雄報導 美國《新聞週刊》與全球調研機構Statista公布2026全球最佳智慧醫院評比,台灣共有13家醫院入榜,高雄榮民總醫院與高醫脫穎而出,高雄榮總名列全台第2、全球第116名;高醫則為全台第7,展現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專業實力深獲國際肯定。 名列全台第2佳績,高雄榮總院長陳金順表示,這份榮耀是對高雄榮總長期深耕智慧醫療的肯定,更是鼓舞持續邁向國際、精進醫療品質的重要動力,醫療的核心是以病人為中心,智慧科技則是幫助落實信念的重要工具,將持續加強人工智慧、大數據與遠距醫療的應用,讓智慧醫療在醫院內實現,也能延伸到社區與家庭。 高醫長期致力於智慧醫療的發展屢獲國內外肯定,包含2025年1月於第25屆NHQA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競賽中,高醫榮獲「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更是南台灣唯一獲得此殊榮的醫療機構,並同時拿下智慧醫療類優良標章及ESG特別獎。2025年5月高醫自主研發的KMU Genie平台亮相,該平台結合生成式AI技術與醫學專業,優化臨床診療流程、簡化行政管理,並推動智慧醫療流程再造與全方位數據整合。2025年7月高醫取得國際醫療資訊管理系統學會 電子病歷應用模式 第7級國際認證,象徵在臨床決策、病患參與及系統整合等方面達到國際卓越水準,邁向醫療數位轉型。也成為Newsweek評比中,高醫脫穎而出的重要基礎。 美國《新聞週刊》與調研機構Statista第5次辦理全球最佳智慧醫院評比,評比綜合三大數據來源:國際線上調查占比77.5%、智慧醫院成熟度調查涵蓋認證資格、人工智慧、電子功能、員工滿意度調查、醫院資訊系統、病人安全技術、病人滿意度調查、機器人技術、遠距醫療和虛擬化技術等10大領域,占比20%、JCI國際醫療認證,醫療品質的重要指標,占比2.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