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縣民雄「大士爺祭典」十二日起進行為期三天的大士爺祭,十四日深夜進行火化升天儀式。地方人士共同抬著大士爺從大士爺廟走向升化場火化,祈求平安、祛除災厄。民雄街頭湧入萬餘民眾,十五日凌晨零時三十分,紙糊大士爺火化升天,象徵將人間災厄帶走。
民雄「大士爺祭典」有逾三百年歷史,這個從清朝延續至今的傳統不只是宗教儀式,更是民雄人共同的記憶。今年除了傳統宗教儀式,還結合創意踩街、手作體驗等活動,讓年輕一輩也能參與,文化傳承與時俱進,讓更多人認識民雄及大士爺廟的故事。
文化祭活動中,今年嘉縣多元性別社區健康服務中心「諸羅部屋」推出「彩虹普度」,首次以男性、女性與非二元性別亡魂為祭拜對象,有彩虹紙蓮花、皇后戲台,還設性別友善堂,盼普度不只拜好「兄弟」,更讓眾生皆可平等享香火。

諸羅部屋主任林垠瀚表示,活動會場上攤位吸引不少民眾的目光,不僅讓許多長期走廟會、參與民俗活動的民眾感到很新鮮,覺得這樣做「很好」,更有阿嬤讚嘆志工手做的彩虹紙蓮花「比外面賣的還漂亮」。
民雄大士爺祭與基隆中元祭、屏東恆春搶孤及宜蘭頭城搶孤並列台灣農曆七月裡最重要的四大祭典。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大士爺廟方製紙糊大士爺神像,供奉在正殿讓民眾膜拜,同時建法會壇連續斯天誦梁皇寶懺,超度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