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爾
母親於月前安詳離世,治喪期間,親戚紛紛前來弔唁。許多曾到我家作客的親友回憶起母親親手烹調的佳餚,至今仍念念不忘。那些記憶不只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母親透過廚藝與大家建立的獨特情感聯繫。
堂弟媳回想那道令她難忘的小黃瓜炒雞丁,讚嘆道:「那味道真是絕佳!我試了好多次,卻始終無法復刻伯母的手藝。」大姨的外孫女則感慨:「那次吃到的瓠瓜水餃,至今仍是我心中的驚喜!姨婆調的餡料,真是太美味了。」孫輩更懷念阿嬤的滷肉,只要飯上淋了那香濃的滷汁,他們總能多添幾碗,滿足又幸福地享用。
母親手藝精湛,無論是家常菜還是宴客佳餚,她都能做到色香味俱全,甚至連擺盤都細膩入微,讓人賞心悅目。她擅長米食、麵食及各式點心,像是菜頭粿、春捲、燒賣、餃子等,這些美味成為我們記憶中珍藏的味道。
母親往生後,做七期間我們遵循習俗,單數七請道場師父誦經,雙數七則由姊妹們在家自行祭拜。到了六七那天,二姊突然憶起母親生前常做的薑絲麵腸,提議買些食材,為母親準備一道供菜。於是,我買來麵腸、木耳與紅蘿蔔,二姊細心烹調,炒出一盤熟悉的滋味,擺在供桌前,寄託思念。
祭拜結束後,姊妹們夾起薑絲麵腸嘗了一口,霎時間沉浸於母親味道的回憶中。想起她一生用心守護這個家,以愛與手藝串聯丈夫、女兒、孫兒及親人間的情感,那份溫暖深深烙印在眾人心底,至今讓人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