崁頂福安宮邀分靈土地公回娘家

白河崁頂福安宮榮獲一一四年全國宗教公益深耕獎,該廟主委王春南接受內政部長劉世芳頒獎。 (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中秋節三天連假腳步已近,每年中秋節是福德正神誕辰,白河關嶺里崁頂福安宮歡迎全國各地分靈,利用中秋前的幾個週休假日回娘家「割香」。

福安宮主委王春南指出,往年在中秋節前回娘家的土地公約有三萬多尊,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之前,各地分靈土地公就會回到崁頂祖廟的土地公廟「割香」,其中有部份土地公神像一直待在廟內,到八月十五日慶典結束後,才由信徒請回。由於神像太多,每尊回娘家的土地公均懸掛編號牌,以免信徒抱錯神像,福安宮在大殿設置的鐵架排滿土地公神像,形成土地公排排坐的特殊景象。

白河崁頂福安宮創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從崁頂福安宮分靈出去的神尊約有四萬多尊,號稱是全台灣的土地公祖廟。該廟原本只是用四塊石板砌成的小廟,民國二十五年有一對夫婦到白河崁頂開墾,在當時只有四塊石板砌成的土地公廟前發願,發跡後斥資興建土地公廟,經過五次的改建,才有目前的規模。

王春南說,福安宮供奉天地人三界的福德正神,目前右側香客大樓已興建完成,左邊豎立日遊神,右邊豎立月遊神。豎立日、月遊神是遵照土地公指示,為了保庇香客信徒日、夜平安,位在左側大樓上方的日遊神與右側的月遊神,都是以青斗石打造一體成形,高三丈重量達三十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