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椎間盤突出麻痛 微創手術+保養重拾行動力

■黃建榮

42歲張小姐是一名公司主管,因為久坐與姿勢不良,導致腰部反覆疼痛。起初不以為意,以為工作疲累導致,但隨著症狀加劇,甚至出現下肢麻木痠痛,經檢查後確診「腰椎椎間盤突出」。由於椎間盤壓迫到神經,影響日常生活,經藥物治療和復健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她接受了微創椎間盤部分切除手術,術後病情逐步改善。

「腰椎椎間盤突出」是因椎間盤退化或外力不正常壓迫,導致椎間盤組織突出,進而壓迫脊髓神經,產生腰痛與下肢放射性疼痛,常見於長時間久坐、搬重物或缺乏運動的人群。現今治療方式以微創手術為主流,依病情不同可採用顯微手術或內視鏡手術,切除壓迫神經的椎間盤組織,並盡量保留周邊結構,以縮短復原時間並降低手術風險。

手術治療之外,術後保養與復健同樣重要。張小姐在術後初期,使用束腰保護,也遵照醫囑避免久坐與搬重物,並配合物理治療,包括核心肌群訓練與伸展運動,逐漸恢復腰椎穩定性。她也開始努力養成正確的坐姿與規律運動習慣,避免舊疾復發。醫師也同時提醒她,適度休息與控制體重,都能減輕腰椎的負擔。

最後要提醒,預防勝於治療,因此平時保持良好姿勢、避免久坐久站、維持規律運動,都是最好的預防方式。若出現持續腰痛、下肢麻木或無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不應等到出現嚴重椎間盤突出病變才尋求治療。椎間盤突出雖然常見,但透過微創手術結合術後保養,多數患者都能恢復良好活動力。預防與早期介入,是守護脊椎健康的最佳策略。

(作者∕奇美醫院骨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