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十九日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再通電話,雙方釋放積極與建設性訊號,相互肯定新一輪經貿談判成果,並達成共識通過元首外交引領美陸關係發展。可以預見,川普和習近平APEC會面,與明年兩人互訪,可望讓美陸關係逐漸回到正軌,全世界或能鬆口氣;台灣也有必要同步校準方向,切勿兀自迷航。
事實上,理解川普政治性格都清楚,即使四月掀起新一波經貿風暴,觸發華府和北京新一輪緊張關係,但川普的動作背後都顯現美方並不想和中國大陸撕破臉,反而川普頻頻尋求和習近平會面機會,美陸關係其實仍處於鬥而不破。
全世界包括日、韓、東協,都努力與美陸維持平衡關係,唯獨民進黨政府大演星際迷航;尤其賴清德在大罷免前屢屢碰觸美陸紅線,對美方而言其實並不討好,反成為麻煩製造者,甚至影響駐美代表人事布局,更加深北京對台獨勢力的嚴控。如今美陸明確校準方向,台灣更顯進退維谷,還得擔心川普犧牲對台承諾,放大目標尋求與北京改善關係,台灣當局單邊押寶顯然失策。
川普已經定調未來與中國大陸的互動模式,雙方透過元首、高官通話、會面、互訪,必將更有效「定錨」美陸關係趨向穩定。換言之,儘管美陸仍然存在戰略競爭,但可望逐漸離開擦槍走火邊緣。對台灣來說,賴政府的「親美抗中」策略恐將讓台灣在台美陸戰略三角中趨向孤鳥,民進黨也更難從美陸緊張關係當中牟取利益。
雖然川普和習近平這次通話的新聞稿未提及台灣議題,但是全世界都清楚,這道北京不可能讓步的紅線,在美陸交手過程中不必一提再提,即使沒提到也不代表可以誤判、甚至竊喜。尤其川普正努力鋪陳美陸改善關係之際,台灣若繼續迷航,恐將重演阿扁時期美陸共管台海的窘境。
賴政府最大的盲點,是核心台獨目標作祟,導致頻頻誤判情勢,甚至錯誤解讀美國的舉動;近日美方釋出的說法被解讀為「台灣地位未定論」,也被綠營誤以為撿到槍,顯然民進黨還在迷航當中。如今美陸關係發展節奏更趨清晰,民進黨不應該再有任何誤判,甚至妄想扭轉美國方向。川普拒絕批准對台軍援,恐怕只是起手式,接下來川習會賴政府要面對的挑戰恐怕更為嚴峻,尤其川普會不會犧牲台灣利益?台灣更須嚴陣以待。質言之,台灣固然不必妄自菲薄,但千萬不能因為無知或是躁進,看錯方向、走錯方向。
對川普而言,台灣不是他手上的牌,而是他牌桌上的籌碼;對北京而言,台灣更不是一張牌,而是牢不可破的紅線;一旦美陸關係校準方向,抑制台獨挑起台海爭端更將會是美陸共識。美國屢次在台海議題打擦邊球,也不願意真的挑起台海衝突。這回的川習通話,雖然雙方公布的新聞稿中並未觸及台灣,但從川普大談訪問大陸來看,美國處理兩岸關係的手法應該會克制、甚至弱化,畢竟美國利益優先於台海問題,賴政府再不調整步伐,執意讓美國為難,勢將得不償失。
改善兩岸關係是台灣絕大多數人民的期望,儘管賴政府百般阻礙,仍擋不住前往對岸交流旅遊的人潮。兩岸關係不應該比美陸關係險惡,如今川普明白畫出華府與北京回到正軌的路線,台灣不應該、也沒必要成為美陸互動的干擾元素。該是民進黨順應民意,效法川普校準兩岸關係的時候了,至少別再傻楞楞的兀自迷航。